时间: 2025-04-23 11:0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03:33
送荀道士归庐山
李端 〔唐代〕
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
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
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这位老师要回去的地方,我想告别却无言以对。
那清澈的水流一直流到山口,青翠的树林连接着洞口。
在明亮的月光下寻觅石路,云霁之后远望花源。
早晚他还会骑鹤归来,悲歌唱向故乡。
李端,字子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道士荀即将返回庐山之际,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的依依惜别之情,反映了当时道教盛行与人们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送荀道士归庐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与道士之间深厚的情谊。整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绿水、青林、明月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篇“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直接表露出惜别之情,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于道士离去的无奈与不舍。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山水的美丽,绿水与青林相互辉映,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仿佛在暗示着道士归隐的理想生活。尤其是“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最后两句“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以鹤象征道士的归还,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同时又夹杂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道士离去的伤感。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更具深意,体现了人对自然、对生活与对友谊的深切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归隐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先生归有处”中的“先生”指的是:
A. 师傅
B. 道士
C. 学生
D. 朋友
“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中描绘的自然景象表现了什么?
A. 城市生活
B. 宁静的山水
C. 热闹的市场
D. 战争的景象
“早晚还乘鹤”中的“乘鹤”象征着:
A. 归隐与高洁
B. 战斗与勇敢
C. 旅行与冒险
D. 财富与权力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行旅的奔放与壮丽,而李端的《送荀道士归庐山》则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与对友谊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