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9:02
游小金山 其二
作者: 陈道 〔明代〕
宝地珠林映远空,
银沙细浪影溶溶。
穿门叶散清江朗,
入院风光醉兴浓。
梵塔曲盘当落日,
栏杆百尺送飞鸿。
长生习傍云岩转,
仄径渔樵忽谩逢。
这首诗描绘了小金山的美丽景色:宝地和珠林在远空中相映成辉,银色的沙滩上细浪荡漾。穿过门前,树叶轻轻飘散,清澈的江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朗。走进院子,风光迷人,让人陶醉。梵塔在夕阳下曲折盘旋,百尺高的栏杆送走飞翔的鸿雁。长生殿旁的云岩环绕,偏僻的小径上,渔夫和樵夫不期而遇,令人感到意外的惊喜。
本诗中的“梵塔”与“长生殿”均与道教和佛教文化相关,反映了诗人在游览时对宗教文化的思考。这里的“飞鸿”既可指自然界的鸟类,也象征着人们的思乡情感。
作者介绍:陈道,明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陈道常游历名山大川,乐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游历小金山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追求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小金山的自然风光为题材,语言清新,意象丰富。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小金山的秀丽与宁静。开篇“宝地珠林映远空”即设定了一个美丽的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接下来的“银沙细浪影溶溶”形象生动,银色沙滩与细浪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幅画卷中。
诗的中段“穿门叶散清江朗,入院风光醉兴浓”通过对门前景象的勾勒,赋予了景物以生命,展现出一种清新的气息,给人以身心的放松与愉悦。而“梵塔曲盘当落日”则通过夕阳的映衬,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时间感,带来一种静谧的思考。
最后两句“长生习傍云岩转,仄径渔樵忽谩逢”不仅描绘了长生殿与云岩的宁静之美,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隐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小金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表达。例如“银沙细浪影溶溶”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波光粼粼的美丽场景。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银沙细浪影溶溶”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山峦起伏
B. 海滩细浪
C. 荒漠沙丘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A. 梵塔曲盘当落日
B. 仄径渔樵忽谩逢
C. 入院风光醉兴浓
“长生习傍云岩转”中“长生”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道教思想
C. 一种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王维更注重山水的意境与哲理,而陈道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的亲近,展示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