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8:59
原文展示:
信道人归西京 杨亿 〔宋代〕
寝邱遗业废多年,衣裓空藏命说篇。 北阙上书陈祖德,上林结社会时贤。 风尘不肯留京邑,龙象重归启梵筵。 闻有道安虽未识,定应谈论已弥天。
白话文翻译:
寝邱的遗业已经荒废多年,衣裓中空藏着命运的解说篇。 在北阙上书陈述祖先的德行,在上林结社聚集当时的贤士。 不愿在风尘中留在京邑,龙象再次归来开启梵筵。 听说有位道安虽然未曾相识,定是谈论已能弥天。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钱惟演、刘筠并称“杨刘”,是宋初西昆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风格典雅华丽,讲究对仗和用典。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归来的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朝廷和文人社团的看法。诗中提到的“寝邱遗业”和“衣裓空藏”可能暗指诗人对过去事业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归来的高僧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佛教高僧的敬仰和对文人社团的向往。诗中“寝邱遗业废多年”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事业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而“北阙上书陈祖德”和“上林结社会时贤”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文人社团的向往。最后两句“闻有道安虽未识,定应谈论已弥天”,则显示了诗人对高僧的敬仰和对佛教智慧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高僧的敬仰和对文人社团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事业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寝邱遗业废多年”一句,寝邱指的是什么? A. 坟墓 B. 宫殿 C. 园林 D. 学校
“北阙上书陈祖德”中的“北阙”代指什么? A. 朝廷 B. 市场 C. 学校 D. 园林
“上林结社会时贤”中的“上林”代指什么? A. 文人雅集之地 B. 市场 C. 学校 D. 园林
“龙象重归启梵筵”中的“龙象”比喻什么? A. 高僧 B. 官员 C. 文人 D. 商人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