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高学士知越》

时间: 2025-04-26 04:59:08

诗句

万壑千岩古剡中,锦旗朱毂此临戎。

酒厨岁取公田秫,樵舸朝分射的风。

阁吏蒸青藏史牍,席宾簪玳奉谈丛。

海邦讼息多幽赏,禹穴寄书为一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08

原文展示:

万壑千岩古剡中,锦旗朱毂此临戎。 酒厨岁取公田秫,樵舸朝分射的风。 阁吏蒸青藏史牍,席宾簪玳奉谈丛。 海邦讼息多幽赏,禹穴寄书为一空。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剡中的万壑千岩之间,锦旗和朱毂在此临战。 酒厨每年从公田取秫,樵夫的船早晨分得射箭的风。 阁吏蒸青保存史牍,席上的宾客戴着玳瑁簪子参与谈论。 海边的邦国诉讼平息,多有幽雅的赏玩,禹穴寄来的书信也变得空无一物。

注释:

  • 万壑千岩:形容山势险峻,景色壮丽。
  • 古剡:指古时的剡县,今浙江嵊州。
  • 锦旗朱毂:指华丽的旗帜和红色的车轮,象征军队的威严。
  • 公田秫:公家的田地所产的秫米。
  • 樵舸:打柴的船。
  • 射的风:指射箭时的风。
  • 阁吏:指官府中的文书官员。
  • 蒸青:指用火烘干。
  • 史牍:指历史文献。
  • 簪玳:用玳瑁制成的簪子,象征贵族的身份。
  • 谈丛:指谈论的场合。
  • 海邦:指沿海的邦国。
  • 讼息:指诉讼平息。
  • 幽赏:指幽雅的赏玩。
  • 禹穴:指传说中禹王的洞穴。
  • 寄书为一空:指寄来的书信内容空洞无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东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尤以诗文著称。杨亿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送别高学士前往越地任职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越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越地的美好印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越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友人任职地的祝福和对当地文化的赞美。诗中“万壑千岩古剡中”一句,以壮丽的山川景色开篇,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锦旗朱毂此临戎”则象征着友人的威严和使命。后文通过对当地生活细节的描写,如“酒厨岁取公田秫”和“樵舸朝分射的风”,展现了越地的宁静与和谐。结尾的“海邦讼息多幽赏,禹穴寄书为一空”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任职地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壑千岩古剡中:描绘越地的山川景色,展现其壮丽与古老。
  2. 锦旗朱毂此临戎:象征友人的威严和使命,表达对其的敬意。
  3. 酒厨岁取公田秫:描写当地的生活细节,展现其宁静与和谐。
  4. 樵舸朝分射的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当地的生活气息。
  5. 阁吏蒸青藏史牍:描绘当地的文化氛围,展现其历史底蕴。
  6. 席宾簪玳奉谈丛: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当地的人文风貌。
  7. 海邦讼息多幽赏:表达对当地宁静与和谐的赞美。
  8. 禹穴寄书为一空: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任职地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壑千岩”比喻山川的壮丽。
  • 象征:如“锦旗朱毂”象征军队的威严。
  • 对仗:如“酒厨岁取公田秫,樵舸朝分射的风”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友人并表达对其任职地的祝福和对当地文化的赞美。通过描绘越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越地的美好印象。

意象分析:

  • 万壑千岩:象征越地的壮丽山川。
  • 锦旗朱毂:象征友人的威严和使命。
  • 公田秫:象征当地的宁静与和谐。
  • 樵舸:象征当地的生活气息。
  • 史牍:象征当地的历史底蕴。
  • 簪玳:象征当地的人文风貌。
  • 海邦:象征当地的宁静与和谐。
  • 禹穴:象征当地的历史传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壑千岩古剡中”描绘的是什么景色? A. 平原 B. 山川 C. 河流 D. 森林
  2. “锦旗朱毂此临戎”中的“锦旗朱毂”象征什么? A. 军队 B. 贵族 C. 商人 D. 文人
  3. “酒厨岁取公田秫”中的“公田秫”指的是什么? A. 公家的田地所产的秫米 B. 私人的田地所产的秫米 C. 公家的田地所产的稻米 D. 私人的田地所产的稻米
  4. “樵舸朝分射的风”中的“樵舸”指的是什么? A. 打柴的船 B. 打鱼的船 C. 打猎的船 D. 打仗的船
  5. “海邦讼息多幽赏”中的“海邦”指的是什么? A. 沿海的邦国 B. 内陆的邦国 C. 海上的岛国 D. 河边的邦国

答案:

  1. B 2. A 3. A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远行的感慨。
  • 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行的担忧。

诗词对比:

  • 杨亿的《送高学士知越》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杨亿的诗更注重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友情的表达和对远行的感慨。
  • 杨亿的《送高学士知越》与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杨亿的诗更注重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对友情的表达和对远行的担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杨亿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茅山 石城寺 寄会稽范希文 鹤联句 翠光亭 白云楼 临江仙 吊孟昌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堂堂之阵 摘编 三撇旁的字 公安派 七擒七纵 立刀旁的字 包含弟的成语 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多才为累 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开气儿 四字头的字 朝成夕毁 亲当矢石 素丝羔羊 凵字底的字 麥字旁的字 岂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