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代意二首》

时间: 2025-04-23 17:18:20

诗句

短梦残妆惨别魂,白头词苦怨文园。

谁容五马传心曲,祇许双鸾见泪痕。

易变肯随南地橘,忘忧虚对北堂萱。

回文信断衣香歇,犹忆章台走画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18:20

原文展示:

代意二首 杨亿 〔宋代〕

短梦残妆惨别魂,白头词苦怨文园。 谁容五马传心曲,祇许双鸾见泪痕。 易变肯随南地橘,忘忧虚对北堂萱。 回文信断衣香歇,犹忆章台走画辕。

白话文翻译:

短暂的梦境中,残妆显得格外凄凉,离别的魂魄感到惨痛。 白发苍苍的词人,心中充满苦涩,怨恨着文园的往事。 谁能容忍五马传递内心的曲调,只允许双鸾见到泪痕。 易变的情感不愿随南地的橘子变化,忘忧的愿望却虚对着北堂的萱草。 回文信断了,衣香也消散了,依然记得在章台奔跑的画辕。

注释:

字词注释:

  • 短梦:短暂的梦境。
  • 残妆:残破的妆容,比喻离别后的凄凉状态。
  • 惨别魂:离别的魂魄感到惨痛。
  • 白头词苦:白发苍苍的词人,心中充满苦涩。
  • 怨文园:怨恨文园的往事。
  • 五马传心曲:五马传递内心的曲调,比喻内心的痛苦难以传达。
  • 双鸾见泪痕:双鸾见到泪痕,比喻只有特定的对象能理解自己的悲伤。
  • 易变肯随南地橘:易变的情感不愿随南地的橘子变化。
  • 忘忧虚对北堂萱:忘忧的愿望却虚对着北堂的萱草。
  • 回文信断:回文信断了,比喻通信中断。
  • 衣香歇:衣香消散了,比喻过去的记忆逐渐淡忘。
  • 章台走画辕:在章台奔跑的画辕,比喻过去的情景。

典故解析:

  • 文园:指文人的园地,这里可能指词人的过去或某个特定的回忆地点。
  • 南地橘:南方的橘子,比喻易变的情感。
  • 北堂萱:北堂的萱草,萱草在中国文化中常用来象征忘忧。
  • 回文信:回文诗或回文信,指可以正反读都通顺的诗或信,这里比喻通信中断。
  • 章台:古代长安的一个地名,常用来指代繁华的地方或过去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约1000-1048),字子文,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离别或失意的时刻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杨亿经历了某种离别或失意之后所作,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残妆、白头的词人、易变的情感和忘忧的愿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的“短梦残妆惨别魂”和“白头词苦怨文园”描绘了词人在梦境中感受到的凄凉和苦涩,以及对过去文园生活的怨恨。而“谁容五马传心曲,祇许双鸾见泪痕”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难以传达,只有特定的对象能理解自己的悲伤。最后两句“回文信断衣香歇,犹忆章台走画辕”则通过回文信和衣香的消散,以及对章台的回忆,进一步强化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梦残妆惨别魂”:通过“短梦”和“残妆”描绘了词人在梦境中感受到的凄凉和离别的惨痛。
  2. “白头词苦怨文园”:通过“白头”和“词苦”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文园生活的怨恨和内心的苦涩。
  3. “谁容五马传心曲,祇许双鸾见泪痕”:通过“五马传心曲”和“双鸾见泪痕”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难以传达,只有特定的对象能理解自己的悲伤。
  4. “易变肯随南地橘,忘忧虚对北堂萱”:通过“易变”和“忘忧”表达了词人对易变情感的拒绝和对忘忧愿望的虚幻。
  5. “回文信断衣香歇,犹忆章台走画辕”:通过“回文信断”和“衣香歇”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章台的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短梦残妆”比喻离别后的凄凉状态,“白头词苦”比喻内心的苦涩。
  • 拟人:如“易变肯随南地橘”将情感拟人化,表达对易变情感的拒绝。
  • 对仗:如“谁容五马传心曲,祇许双鸾见泪痕”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残妆、白头的词人、易变的情感和忘忧的愿望,表达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梦:短暂的梦境,象征着短暂的幸福或回忆。
  • 残妆:残破的妆容,象征着离别后的凄凉状态。
  • 白头:白发苍苍,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苦涩。
  • 五马:五马传递内心的曲调,象征内心的痛苦难以传达。
  • 双鸾:双鸾见到泪痕,象征只有特定的对象能理解自己的悲伤。
  • 南地橘:南方的橘子,象征易变的情感。
  • 北堂萱:北堂的萱草,象征忘忧的愿望。
  • 回文信:回文诗或回文信,象征通信中断。
  • 衣香:衣香消散,象征过去的记忆逐渐淡忘。
  • 章台:古代长安的一个地名,象征繁华的地方或过去的情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短梦残妆惨别魂”描绘了什么情景? A. 词人在梦境中感受到的凄凉和离别的惨痛。 B. 词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凄凉和离别的惨痛。 C. 词人在梦境中感受到的幸福和离别的惨痛。 D. 词人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幸福和离别的惨痛。

  2. 诗中的“白头词苦怨文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词人对过去文园生活的怀念和内心的苦涩。 B. 词人对过去文园生活的怨恨和内心的苦涩。 C. 词人对过去文园生活的怀念和内心的喜悦。 D. 词人对过去文园生活的怨恨和内心的喜悦。

  3. 诗中的“谁容五马传心曲,祇许双鸾见泪痕”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词人内心的痛苦难以传达,只有特定的对象能理解自己的悲伤。 B. 词人内心的痛苦容易传达,只有特定的对象能理解自己的悲伤。 C. 词人内心的痛苦难以传达,只有特定的对象能理解自己的喜悦。 D. 词人内心的痛苦容易传达,只有特定的对象能理解自己的喜悦。

  4. 诗中的“回文信断衣香歇,犹忆章台走画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B. 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怨恨和对现实的无奈。 C. 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喜悦。 D. 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怨恨和对现实的喜悦。

答案:

  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亿的其他作品,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其他宋代诗人的离别诗,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诗词对比:

  • 杨亿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都表达了离别和怀念的情感,但杨亿的诗更加细腻和深沉,而苏轼的诗则更加豪放和直接。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杨亿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瓶梅 岭梅 沁园春(官满作) 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沁园春•美人膝 沁园春•美人乳 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 霜天晓角·双峦斗碧 满庭芳·汉上繁华 南京种山药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桑黮 耒字旁的字 喑恶叱咤 包含婉的词语有哪些 袂接肩摩 扇火止沸 巛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丿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文修武备 远岁 如次 寒拾 死重泰山 平淡无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