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5:38
原文展示:
竹答柳 杨亿 〔宋代〕 我自虚心者,君能百尺芳。 未闻凌雪秀,唯解刺天长。 叶密招禽宿,皮枯任蠹藏。 他年丹穴凤,恐不集垂杨。
白话文翻译:
我是一个内心空虚的人,而你却能长到百尺高,芳香四溢。 我从未听说过你能傲雪凌霜地生长,只知道你能够直插云霄。 你的叶子茂密,吸引鸟儿来栖息,你的树皮干枯,任由虫子藏匿。 将来有一天,凤凰从丹穴飞来,恐怕不会选择在垂杨树上栖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婉约含蓄著称,尤以诗才闻名。此诗通过对竹与柳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不同品质的赞赏与批评。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杨亿观察自然景物时,对竹与柳的不同特性有所感悟,从而创作了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竹子虚心品质的赞赏,以及对柳树虽然高大但缺乏坚韧品质的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与柳的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品质与态度。竹子以其虚心的特性,象征着谦逊与包容;而柳树虽然高大芳香,却缺乏坚韧与傲雪的品质。诗中“我自虚心者,君能百尺芳”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自我认同,也隐含了对柳树的评价。后文通过对柳树特性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竹与柳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谦逊品质的赞赏,以及对表面繁华但缺乏内在坚韧品质的批评。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虚心者”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柳树 C. 凤凰 D. 鸟儿 答案:A
诗中“百尺芳”形容的是什么? A. 竹子 B. 柳树 C. 凤凰 D. 鸟儿 答案:B
诗中“凌雪秀”指的是什么? A. 竹子在雪中依然秀丽 B. 柳树在雪中依然秀丽 C. 凤凰在雪中依然秀丽 D. 鸟儿在雪中依然秀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