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6:02
原文展示:
秘省丞郎出字人,锦江偏好濯缨尘。酒壚千古风流地,花县三年烂熳春。白羽豫州慵草檄,青天蜀道厌摧轮。巴猿杜魄惊乡梦,莫遣霜华髩畔新。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位从秘省丞郎职位外放的官员,喜欢在锦江边洗涤冠缨上的尘埃。酒壚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风流之地,他在花县度过了三年如春般绚烂的时光。他懒得为豫州草拟檄文,对蜀道的艰难也感到厌倦。巴地的猿猴和杜鹃的啼声惊扰了他的乡梦,他不愿让霜华在鬓边增添新的痕迹。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江原县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乡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在江原县任职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乡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锦江、酒壚、花县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锦江偏好濯缨尘”一句,既表达了诗人清高自洁的品格,也暗示了他对官场尘埃的厌倦。“酒壚千古风流地”和“花县三年烂熳春”则进一步以风流之地和绚烂春光来对比官场的枯燥和艰难。后两句“白羽豫州慵草檄,青天蜀道厌摧轮”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懒散和对蜀道艰难的厌倦。最后两句“巴猿杜魄惊乡梦,莫遣霜华髩畔新”则抒发了诗人对乡愁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愁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乡愁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官场事务的懒散态度的表达,展现了他对清高自洁和乡愁的深切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锦江偏好濯缨尘”中的“濯缨尘”比喻什么? A. 清高自洁 B. 官场尘埃 C. 自然美景 D. 乡愁
诗中“酒壚千古风流地”中的“酒壚”指什么? A. 酒店 B. 风流之地 C. 酒坛 D. 官场
诗中“巴猿杜魄惊乡梦”中的“巴猿杜魄”象征什么? A. 乡愁 B. 清高自洁 C. 官场尘埃 D. 自然美景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