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46
立春日作
作者: 韦庄 〔唐代〕
九重天子去蒙尘,
御柳无情依旧春。
今日不关妃妾事,
始知辜负马嵬人。
春天的第一天,九重天子的身影远去,
御前的柳树依然无情地迎来春天。
今天与后宫妃嫔无关,
才发现自己辜负了马嵬坡的那些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提到了“马嵬人”,暗指唐代的“马嵬坡之变”,即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迫自尽,反映了权力与爱情之间的悲剧。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唐代诗人,擅长律诗与词,风格清丽,常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他的诗词常见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历史背景上可能是在唐代后期动荡的政局下,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历史悲剧的感慨与个人的无奈。
《立春日作》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深刻的情感和历史背景。开篇的“九重天子去蒙尘”便传达了一个失落的时代感,象征着权力的腐朽与失落。作者通过对御柳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来临依旧无情,似乎与人间的悲欢离合毫无关系。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但在这首诗中,春的到来却掩盖了过往的哀伤。
诗的后半部分“今日不关妃妾事”则是对个人与权力、历史之间关系的反思,表达了一种对历史悲剧的无奈和对过往的悔恨。诗中“始知辜负马嵬人”一句,带有浓厚的历史感,令人回想起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悲剧故事,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感叹个人的情感生活,也是在追问历史的责任。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春天的意象与历史的沉重交织,表现出对生命无常和历史悲剧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与历史的沉重,探讨了权力的衰败、个人情感的无奈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九重天子”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唐玄宗
B. 唐太宗
C. 唐高宗
“御柳无情”中“无情”是形容什么?
A. 柳树
B. 春天
C. 皇帝
诗中提到的“马嵬人”是指哪件历史事件?
A. 马嵬坡之变
B. 安史之乱
C. 黄巢起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立春日作》的详细解析和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