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2:2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2:24:3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的行为,应该通过静心来修身,通过节俭来培养品德。没有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没有心境宁静,就无法走得更远。学习必须保持安静,才能增长才能;没有学习,就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功于学习。放纵懒散则无法激发精力,急躁不安则无法修炼性情。年与时光飞逝,心思也随日子流逝,最终导致衰败,切断与世的联系,悲伤地守着贫困的住处,岂能再有所作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诸葛亮在历史上以智谋和品德著称,此诗为他对后嗣的教诲,强调修身养德的重要性,反映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忠诚的品德闻名于世。
创作背景: 《诫子书》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书信,目的是告诫后代修身养德的重要性,强调学习和志向对个人成就的影响。这一作品反映了他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深切思考。
《诫子书》不仅是诸葛亮对其子孙的劝诫,更是对后世的警示与启发。诗中首先强调君子应有的品德修养,通过“静”与“俭”来培养自身的德行,体现了修身齐家的传统文化理念。接着,通过“淡泊”和“宁静”,诸葛亮指出了志向与远大目标的重要性,表明若无内心的平和与淡泊,就无法看清未来的方向。
诗中的“淫慢”与“险躁”警示人们,懒惰与急躁只会阻碍个人的成长与成功,强调了精神修炼的重要性。换句话说,个人的品德与志向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心态清明、环境宁静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成就自我。
最后,诸葛亮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总结了时间的无情,提醒人们珍惜时光,努力追求理想。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既有对个人修养的深刻见解,又蕴含了对人生的感悟,值得每个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诸葛亮对于个人修养、学习和志向的重视,强调了保持内心宁静和淡泊名利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后代的教诲,也是一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诫子书》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了什么?
诗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意在提醒人们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