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47
建业城边蒋帝祠,素髯清骨旧风姿。
江声似激秦军破,山势如匡晋祚危。
残雪岭头明组练,晚霞檐外簇旌旗。
金陵客路方流落,空祝回銮奠酒卮。
在建业城边有蒋帝的庙宇,庙中雕像面容清癯,神态依旧。
江水的声音宛如当年秦军的破坏,山势似乎也在暗示晋朝的危局。
残雪覆盖的山岭,映衬着明亮的旗帜,晚霞照耀在屋檐外的旌旗上。
我在金陵的旅途中感到无奈,空自祝愿他能够回归,倒酒祭奠。
作者介绍:韦庄(840年-910年),字子云,唐代著名诗人,仕途坎坷,晚年隐居。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末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作者通过对蒋帝庙的描写,感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
《谒蒋帝庙》是一首感怀历史、寄托情感的诗作。诗中,韦庄以蒋帝庙为引子,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当下局势的感慨。开篇的“建业城边蒋帝祠”,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的空间,接着“素髯清骨旧风姿”,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蒋帝的形象,传达出对其历史地位的尊重。
而后两句“江声似激秦军破,山势如匡晋祚危”,则将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危机结合起来,暗示了历史的循环与人物命运的无常,营造出一种悲壮感。最后两句则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迷茫与无奈。
整体而言,韦庄通过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令人在读诗时不仅感受到语言的美,更引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蒋帝的追忆,表露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个人的孤独感。
诗中的“蒋帝”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蒋琬
D. 诸葛亮
“江声似激秦军破”中,江声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战争的激烈
C. 自然的美
D. 悲伤
诗中提到的“金陵”是哪个城市的古称?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D. 西安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望》中的忧国思民与《谒蒋帝庙》中的历史感怀相似,均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杜甫的笔触更为直白,而韦庄则是通过历史人物的追忆,产生更为细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