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天仙子 其三 和韦庄》

时间: 2025-04-26 00:03:32

诗句

飞絮飞花乱扑身。

春云如水水如云。

天教同世不同群。

思往事,怨离分。

一半红楼是夕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3:32

原文展示:

飞絮飞花乱扑身。春云如水水如云。天教同世不同群。思往事,怨离分。一半红楼是夕曛。

白话文翻译:

飞舞的柳絮和花瓣扑打着我的身子,春天的云彩如水般柔和,水流如云般轻盈。上天让我们同处一个世界,却又使我们各自孤立。回想往昔,怨恨那离别的情分。红楼的一半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注释:

  • 飞絮:指柳树的絮状物,象征春天的气息。
  • 春云:春天的云,象征温暖与柔和的气候。
  • 天教:上天的安排。
  • 同世不同群:同在这个世界却不在同一个群体。
  • 红楼:可能指代红色的楼阁,寓意美丽的环境或往昔的繁华。
  • 夕曛:夕阳的余晖,象征着黄昏和离别。

典故解析:

“红楼”在古代诗词中常常指代美好的生活或富贵的环境。诗中提到的“夕曛”,可联想到《红楼梦》中所描绘的红楼梦境,暗示着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顾随,近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作者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天仙子 其三》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柔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开篇的“飞絮飞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然而随之而来的“天教同世不同群”却转折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诗人在这片春光中,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仿佛即使身处同一个世界,心灵却难以相通。最后一句“一半红楼是夕曛”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离别的无奈。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传达出复杂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飞絮飞花乱扑身”:描绘春天的轻盈与活泼,给人以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
    • “春云如水水如云”:通过比喻展现春天的柔和与流动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天教同世不同群”: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虽然同处一方,但心灵却有距离。
    • “思往事,怨离分”:回忆往事,流露出对离别的怨恨与无奈。
    • “一半红楼是夕曛”:以红楼的夕阳景象作为结尾,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云如水”,通过比喻增强了春天的柔美感。
    • 对仗:诗句之间有对仗的结构,使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离别的痛苦,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充满了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飞絮:象征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流动。
  • 春云:代表温暖、柔和的气候,给人以舒适感。
  • 红楼:引申为美好的回忆与繁华的生活。
  • 夕曛: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云如水”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春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温暖与柔和
    • C. 春天的干旱
  2. “天教同世不同群”所表达的意思是?

    • A. 所有人都在一起
    • B. 同在一个世界却心灵隔阂
    • C. 大家都很快乐
  3. 诗中提到的“夕曛”象征着?

    • A. 新的开始
    • B. 美好的回忆
    • C. 时间的流逝与离别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顾随的《天仙子 其三》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离别的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带有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而顾随则更注重哲理的深度与思考的广度。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相关查询

兰陵王·湘船对雨 兰陵王 咏柳赠别,和周美成韵 兰陵王 寄人 兰陵王 兰陵王 怀旧 兰陵王·春雨 兰陵王 柳 兰陵王 为范兰题秋院凉思图 兰陵王 兰陵王 丁亥重阳悼先长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 追媲 离题万里 乚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包含踷的词语有哪些 秋期 郁灭 耳食之徒 庞眉鹤发 正言直谏 包含梭的成语 榧子 劈胸 生字旁的字 包含涤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