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2:38
原文展示:
游荆门上泉寺 刘光祖 〔宋代〕 碧玉潭深黄玉花,莲经听彻便为家。 凭君为我频膏雨,长使村村足稻麻。
白话文翻译:
碧玉般的深潭,黄玉般的花朵,听完莲经便把这里当作家。 希望你为我频繁降下滋润的雨,让每个村庄都有充足的稻谷和麻。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光祖,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向往。该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游历荆门上泉寺时,表达了对自然和宗教的融合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荆门上泉寺时所作,通过对潭水和花朵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同时,通过祈愿频繁的膏雨,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荆门上泉寺的自然美景,并通过“碧玉潭”和“黄玉花”的比喻,赋予了景物以珍贵的品质。诗中的“莲经听彻便为家”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深厚情感,将听经之地视为心灵的归宿。最后两句“凭君为我频膏雨,长使村村足稻麻”,则体现了作者对农业丰收的深切期盼,希望自然界的恩泽能够惠及每一个村庄,使人民生活富足。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寄托了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文化的向往,同时寄托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碧玉潭”和“黄玉花”分别比喻了什么? A. 潭水和花朵 B. 宝石和黄金 C. 天空和大地 D. 水和火 答案:A
“莲经听彻便为家”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然美景 B. 佛教文化 C. 农业丰收 D. 社会和谐 答案:B
诗中的“膏雨”象征着什么? A. 灾难 B. 恩泽 C. 战争 D. 疾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