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2:48
穿珠节 刘光祖 〔宋代〕
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 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 封内半为故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 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
昔日被流放到房陵时,怜悯那些被放逐的人,不知不觉间已身处天涯。 十年来担任六个州的长官,四海之内都知道我已双鬓斑白。 封地内一半已被敌军践踏,路旁不时询问野人家的生活。 初次进入京西道,傍晚的景色中轻风拂动旗帜的下摆。
作者介绍: 刘光祖,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多反映个人经历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长期担任地方官职的经历,以及对战乱和百姓生活的关注。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战乱频发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首联回忆往日被流放的情景,表达了对被放逐者的同情。颔联写自己十年来担任多个州的长官,名声远播,但也显露出岁月的痕迹。颈联描绘战乱对封地的破坏,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尾联则以初次进入京西道的景象,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战乱频发以及百姓生活的关怀。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房陵”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人名 C. 官职 D. 物品 答案:A
诗中“双鬓华”表达了什么? A. 年轻 B. 健康 C. 衰老 D. 富贵 答案:C
诗中“故敌践”反映了什么? A. 和平 B. 战乱 C. 繁荣 D. 安宁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