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4:5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59:16
原文展示:
踏莎行(春暮) 刘光祖 〔宋代〕
扫径花零,闭门春晚。恨长无奈东风短。起来消息探荼,雪条玉蕊都开遍。晚月魂清,夕阳香远。故山别后谁拘管。多情於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捻。
白话文翻译:
小路上花瓣飘零,春日将尽我闭门不出。怨恨春光漫长却无奈东风短暂。起身探看荼蘼花的消息,只见那如雪的枝条上玉蕊已经全部绽放。夜晚的月亮清辉洒落,夕阳的余香似乎飘得更远。自从离开故乡后,谁还能约束我呢?在这多情的春日里,我的情感更加深沉,嗅过一枝花后,忍不住又去捻弄另一枝。
注释:
诗词背景:
刘光祖是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踏莎行(春暮)》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通过落花、闭门、荼蘼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留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荼蘼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留恋的氛围。诗中“扫径花零,闭门春晚”一句,既展现了春末的萧瑟,又透露出诗人的孤寂与无奈。“恨长无奈东风短”则进一步抒发了对春光流逝的遗憾。后文通过“荼蘼”、“晚月”、“夕阳”等意象,加深了这种留恋与思念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留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透露出一种凄美而留恋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扫径花零”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初花开 B. 春末落花 C. 秋日落叶 D. 冬日雪景
“恨长无奈东风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光流逝的无奈 B. 对东风的喜爱 C. 对春光的期待 D. 对东风的憎恨
诗中“荼蘼”象征着什么? A. 春光的开始 B. 春光的结束 C. 秋日的丰收 D. 冬日的寒冷
“多情於此更情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日的冷漠 B. 对春日的喜爱 C. 对春日的厌倦 D. 对春日的无所谓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