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春暮)》

时间: 2025-05-06 14:59:16

诗句

扫径花零,闭门春晚。

恨长无奈东风短。

起来消息探荼コ,雪条玉蕊都开遍。

晚月魂清,夕阳香远。

故山别后谁拘管。

多情於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4:59:16

原文展示:

踏莎行(春暮) 刘光祖 〔宋代〕

扫径花零,闭门春晚。恨长无奈东风短。起来消息探荼,雪条玉蕊都开遍。晚月魂清,夕阳香远。故山别后谁拘管。多情於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捻。

白话文翻译:

小路上花瓣飘零,春日将尽我闭门不出。怨恨春光漫长却无奈东风短暂。起身探看荼蘼花的消息,只见那如雪的枝条上玉蕊已经全部绽放。夜晚的月亮清辉洒落,夕阳的余香似乎飘得更远。自从离开故乡后,谁还能约束我呢?在这多情的春日里,我的情感更加深沉,嗅过一枝花后,忍不住又去捻弄另一枝。

注释:

  • 扫径花零:形容春末花瓣飘落,小径上满是落花。
  • 闭门春晚:指春末时节,因感伤而闭门不出。
  • 恨长无奈东风短:表达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遗憾。
  • 荼:即荼蘼,一种晚春开花的植物。
  • 雪条玉蕊:形容荼蘼花的洁白如雪,花蕊如玉。
  • 晚月魂清:夜晚的月亮清辉洒落,给人以清幽之感。
  • 夕阳香远:夕阳的余晖中,花香似乎飘得更远。
  • 故山别后谁拘管:离开故乡后,无人再能约束自己。
  • 多情於此更情多:在这样多情的春日里,情感更加深沉。
  • 一枝嗅罢还重捻:嗅过一枝花后,忍不住又去捻弄另一枝,表达对花的喜爱和留恋。

诗词背景:

刘光祖是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踏莎行(春暮)》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通过落花、闭门、荼蘼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留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荼蘼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留恋的氛围。诗中“扫径花零,闭门春晚”一句,既展现了春末的萧瑟,又透露出诗人的孤寂与无奈。“恨长无奈东风短”则进一步抒发了对春光流逝的遗憾。后文通过“荼蘼”、“晚月”、“夕阳”等意象,加深了这种留恋与思念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扫径花零,闭门春晚”:描绘春末景象,落花满径,诗人闭门不出,透露出孤寂与无奈。
    • “恨长无奈东风短”:抒发对春光流逝的遗憾,东风短暂,春光易逝。
    • “起来消息探荼,雪条玉蕊都开遍”:起身探看荼蘼花,形容其洁白如雪,花蕊如玉,全部绽放。
    • “晚月魂清,夕阳香远”:夜晚的月亮清幽,夕阳的余香似乎飘得更远,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 “故山别后谁拘管”:离开故乡后,无人再能约束自己,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 “多情於此更情多,一枝嗅罢还重捻”:在这样多情的春日里,情感更加深沉,对花的喜爱和留恋。
  • 修辞手法:

    • 比喻:“雪条玉蕊”比喻荼蘼花的洁白如雪,花蕊如玉。
    • 拟人:“恨长无奈东风短”将东风拟人化,表达对春光流逝的无奈。
    • 对仗:“晚月魂清,夕阳香远”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和留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透露出一种凄美而留恋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扫径花零:春末落花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闭门春晚:闭门不出,春末时节,透露出孤寂与无奈。
    • 荼蘼:晚春开花的植物,象征着春光的最后留恋。
    • 雪条玉蕊:形容荼蘼花的洁白如雪,花蕊如玉,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 晚月魂清:夜晚的月亮清幽,给人以清幽之感,象征着宁静与思念。
    • 夕阳香远:夕阳的余晖中,花香似乎飘得更远,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扫径花零”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初花开 B. 春末落花 C. 秋日落叶 D. 冬日雪景

  2. “恨长无奈东风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光流逝的无奈 B. 对东风的喜爱 C. 对春光的期待 D. 对东风的憎恨

  3. 诗中“荼蘼”象征着什么? A. 春光的开始 B. 春光的结束 C. 秋日的丰收 D. 冬日的寒冷

  4. “多情於此更情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春日的冷漠 B. 对春日的喜爱 C. 对春日的厌倦 D. 对春日的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春望》:描绘春日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对比:

  • 刘光祖《踏莎行(春暮)》与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日景象,但刘光祖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光祖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踏莎行(春暮)》的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词十八首 其五 竹枝词 其三 竹枝 其十一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歌 其一 竹枝歌三首 其二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竹枝词十首 其二 竹枝词 其二 竹枝歌 竹枝 其三 竹枝词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掎挈伺诈 三锤两棒 烛银 包含祥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翘首 寿藏 黽字旁的字 异闻传说 龝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提说 灵鼍 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披坚执锐 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