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39
林卧情每闲,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在树林中卧着时,心情总是悠闲,独自游玩时,风景总是宁静。
时常从灞陵下游玩,垂钓于南边的山涧。
手里提着双条鲤鱼,目送那千里之外的大雁。
意识到那些飞翔的鸟儿是有归宿的,而我却遭受着忧患。
把鱼放入清凉的泉水中,因而获得了一种清淡的心境。
我永远怀念那位隐士朋友,回首时看到白云在空中飘荡。
我的心灵超越了世俗的束缚,难道我会被名利和官职所拘束吗?
王昌龄(698年-759年),字仲翔,号维舟,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和律诗。他的诗歌以情感深邃和意象丰富著称,常表达对自由和归属的思考。
《独游》创作于王昌龄晚年时,正值其心境成熟之际。他在政治斗争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挣扎使得他更加向往自由的生活,渴望逃离官场的纷扰,寻求内心的宁静。
《独游》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诗。诗人以“林卧情每闲”开篇,展现了他在自然中的悠闲与自在,反映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着,描绘了自己在灞陵下垂钓的情景,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象征着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他通过“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双鲤鱼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满足,而千里雁则代表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表明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深刻反思,意识到飞翔的自由与自身的忧虑形成了鲜明对比。接下来的“放之清冷泉”更是表现了他在自然中获得的内心平静,象征着对世俗纷扰的超越与放下。
整首诗在对自然的赞美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王昌龄对名利与官场的淡泊,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诗人将个人的精神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结合,展现了他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和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忧虑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态度,体现了对名利的超脱与淡泊。
下列哪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A. 手携双鲤鱼
B. 回首白云间
C. 放之清冷泉
D. 独游景常晏
“千里雁”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追求名利
B. 自由与归属
C. 生活的繁忙
D. 内心的忧虑
诗中提到的“青岑客”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隐士或高人
C. 自然的象征
D. 官场的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