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14
宴南亭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在寒冷的江水映衬下,村庄和树林的景色恬静而清新。在亭子上,我们享用着美酒。楚地的客人们在这里悠闲地饮酒,静坐在金色的乐器旁。畅饮至日暮,山中渐渐暗淡,夜幕降临,云彩归入山洞。城楼在空中显得朦胧,猿啼鸟鸣清晰而动听。自然景物似乎如丝绸般细腻,心中所思,对我而言已成定局。想去拜访你在东溪那边的事,早晚砍柴的路都被阻断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白,号飘零,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和咏怀诗,作品多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他的诗风豪放而抒情,常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
创作背景: 《宴南亭》创作于王昌龄游历南方时,表达了他在自然中与友人共饮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思考。
《宴南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交往的诗作,诗中通过“寒江”“村林”“亭上”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恬静的山水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悠闲时光的情景。开篇的“寒江映村林”引人入胜,寒冷的江水映照着村庄和树林,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与“楚客”共饮的场景,金管的乐声让人感到轻松和愉悦,暗示了友谊的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描述了日落后的宁静,山色渐暗,夜晚的到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诗人提到“访君东溪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尽管樵路已绝,心中的情感依旧真挚。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王昌龄深厚的诗歌功底与独特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亭上”是什么场景?
A. 饮酒
B. 读书
C. 观景
D. 休息
“寒江映村林”中“寒江”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江
B. 冷冷的河流
C. 宁静的湖泊
D. 潺潺的小溪
诗中提到的“楚客”指的是?
A. 来自楚地的朋友
B. 城里的客人
C. 诗人自己
D. 远方的游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昌龄与李白的诗歌都描绘了自然和友谊,但王昌龄的诗更注重于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李白的诗则多展现豪放的精神和壮丽的景象。两者在风格上的差异,反映了各自不同的生活观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