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1:37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洲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仲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这首诗描绘了古老的树林与溪水的景色,幽深的竹林引人入胜。山上的酒杯在渔舟上,月光下的情感已然醉人。初到清源的起点,山谷中无人与我相伴,境界截然不同。春泉从悬崖滴落,萌芽的草木冲破阴影。经过一段时间的静谧,远处传来樵夫的声音。海雁偶尔独自飞翔,心中永存着对沧海的情怀。古时的青冥客,踪迹已灭,沦为一名小尉。我儿怀有踌躇的心思,难道只是世俗的琐事?缑峰的确是我所能征服的,济北的余晖也随之而来。齐物的道理已然领悟,放下肩头的负担,理智仍未完全理清。仲月之际,期盼着角巾的相聚,去嵩阳寺为僧人送饭。
王昌龄(698年-756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少白,号龙标,晚号芳洲。王昌龄以其七绝闻名于世,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情感真挚,风格豪放。此诗是他与友人沈兴宗在南溪相聚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友谊的珍视。
诗作于王昌龄与沈兴宗聚会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友谊的珍惜。诗中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间纷扰的淡然态度。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展现了王昌龄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诗的开篇以“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描绘了溪水与林木的古老和幽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意境。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将山水的美与人情的醉人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推进,从清泉滴落到萌草生发,再到听远处樵声,逐渐营造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氛围。最后,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对于“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诗人显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自我修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相结合,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和谐生活与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清新气质。
诗中“海雁时独飞”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中,樵声的作用是什么?
诗人对“缑峰”的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