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1:3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1:38:15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作者:王昌龄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
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权势的轻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到儒者不屑于王侯之事,表示他愿意脱离尘世的纷争。诗中的“蓝田”指的是自己出身的地方,强调他并非为了渔利而来。接着,诗人感慨自己虽身处田园,但内心渴望更广阔的自由与理想。与友人相聚在幽静的地方,分享彼此的志向与理想。
作者回忆起离开石门已有五年,期间经历了许多变化,甚至感受到自然的轮回和时光的流逝。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理想的追求贯穿全诗。最后,作者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感叹人生的局限与无奈,但仍然珍惜朋友间的情谊。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号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擅长描绘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士人的豪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昌龄与友人冯六相聚于陶太公馆之时,表露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友谊的珍视。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王昌龄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绘,表现出对世俗权力的淡然与对真挚友谊的珍惜。诗中以“儒有轻王侯”开篇,点明了主题,表明了对世俗权势的轻视,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内心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有对友情的珍惜,体现了王昌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将心中的理想与自然的美融为一体,给人以心灵的启迪。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云龙”、“飞雨”等,都渗透了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而“清光比故人”则生动地表达了作者与友人间情谊的深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表现力。同时,诗中的意象如“山月”、“飞雨”则增添了诗的审美价值。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表达了对世俗权力的超脱与淡然。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昌龄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儒有轻王侯”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蓝田”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