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18
山行入泾州
作者:王昌龄 〔唐代〕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
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
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
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
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
岂伊怀土多,触目忻所遇。
这条山路让人感到疲倦,我停下马车询问随行的宾客。
林峦间的景色让我迷惑,太阳到底落到了哪里呢?
我倚靠着山崖眺望长风,滔滔江水引发了我对归家的思虑。
细雨随着云雾渐渐消散,朦朦胧胧地飘向山的另一边。
西边有个边境小镇,北边的亭子和戍楼延伸到尽头。
泾水横流,白色的烟雾弥漫,州城隐约在寒冷的树影之中。
我感叹这里的风俗异于我乡,心情少了几分乐趣。
难道是因为我对故乡的思念太多,才对眼前的所见感到欣喜?
王昌龄,字少白,号平原,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02年,卒于757年。王昌龄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表现戍边将士的壮志豪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他的诗风雄浑激昂,情感真挚深沉,是唐诗的重要代表之一。
《山行入泾州》写于王昌龄的旅行途中。诗人行至泾州,面对漫长的山路与陌生的环境,感到疲倦和迷惘。他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风俗的感慨。
王昌龄的《山行入泾州》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倦此山路长”表达了对旅途的疲惫感,接着“停骖问宾御”则展现了他与同行者的互动,营造了一种孤独与陪伴并存的氛围。“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描绘了旅途中的迷惘,显示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后面的句子“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长风和滔滔江水成为他思乡情绪的象征。细雨、白烟、寒树等意象则渲染了一种朦胧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归属的渴望。
最后几句“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表达了对异乡生活的不适应与失落,而“岂伊怀土多,触目忻所遇”则是对故乡深情的回忆与欣喜。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意境深远,展现了王昌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异乡的孤独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内心情感的波动,揭示了人们在旅途中的迷惘与思乡的情感。
王昌龄的《山行入泾州》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乡
C. 忧伤
D. 愤怒
“滔滔引归虑”中“滔滔”形容的是?
A. 雨水
B. 风声
C. 江水
D. 山声
诗中提到的“微雨随云收”意指什么?
A. 天气变好
B. 思绪散去
C. 旅途结束
D. 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