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乌栖曲》

时间: 2025-07-27 10:06:24

诗句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邪。

柳树乌争宿,

争枝未得飞上屋。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06:24

乌栖曲

原文展示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邪。
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
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白话文翻译

白马追赶着朱红色的车子,黄昏时分驶入狭窄的巷道。
柳树上的乌鸦争先恐后地寻找栖息之处,争着想飞上屋顶。
东房的年轻妻子丈夫去从军,每当听到乌鸦的啼叫就知道夜晚已经来临。

注释

  • 白马逐朱车:白马追逐着红色的车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
  • 黄昏入狭邪:黄昏时分,车子驶入狭窄的街巷。
  • 柳树乌争宿:柳树上的乌鸦争着找地方栖息。
  • 东房少妇婿从军:东边房子的年轻妻子,丈夫去当兵。
  • 乌啼知夜分:听到乌鸦的啼叫就知道已经是夜晚了。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乌啼”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哀愁与思念。乌鸦在古诗中常常与孤独、离别相关联,尤其在描写思念远方亲人的场景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季凌,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和咏怀诗,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边疆的思念和对士兵的同情。

创作背景

《乌栖曲》写于王昌龄盛年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前夕,社会动荡,士兵频繁出征,诗人通过对身边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军人家庭的同情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乌栖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士兵家庭的离愁别绪。首联画面生动,白马追车暗示着生活的快节奏与变迁,黄昏时的狭巷则营造出一种孤独感,给人以沉重的心情。接下来的描写中,柳树下乌鸦的争宿,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间的无奈,对比之下更显得少妇的孤独。最后一句点明主题,少妇因丈夫从军而感到的思念和孤独,乌鸦的啼鸣成为她了解夜晚降临的唯一信号,象征着对丈夫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成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情感,表现出士兵家庭的苦楚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马逐朱车:描绘了生动的场景,白马追逐车子,象征着生活的快节奏。
  2. 黄昏入狭邪:黄昏的宁静与狭窄的巷道形成对比,暗示了生活的压迫感。
  3. 柳树乌争宿:柳树与乌鸦的结合,既有自然美感,又暗含离别的无奈。
  4. 东房少妇婿从军:引入人物,描绘少妇的孤独与思念。
  5. 每听乌啼知夜分:乌鸦的啼鸣成为时间的象征,表现出深重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白马与朱车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生活的快节奏。
  • 拟人:柳树上的乌鸦“争宿”,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主题围绕思念与孤独,展现了在战争背景下家庭的苦楚与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马:象征自由与活力。
  • 朱车:代表生活的喧嚣与繁华。
  • 乌鸦:象征孤独与思念。
  • 黄昏: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乌栖曲》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昌龄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乌啼”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思念与孤独
    • C. 战争
    • D. 自由
  3. 诗中哪个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A. 黄昏
    • B. 柳树
    • C. 白马
    • D. 朱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乌栖曲》都涉及到思念和孤独,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将视角放在了士兵家庭的苦楚上,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使用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传》

相关查询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 追咏崔奉礼小园 淮阴侯 送天台李令庭芝 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 赋秋鸿送刘衡州 送韩仲文知许州 伤骥 杂诗绝句十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迤汇 毋字旁的字 出头有日 不祧之宗 小鸟依人 谈论风生 霜烈 胫大于股 弋字旁的字 包含诽的词语有哪些 多劳多得 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亲 铎舌 金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