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9:00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
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
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
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
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
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
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游子在年末感到忧愁,清晨早起走在王畿的路上。
树叶在晨风中飘落,微弱的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
惊起的鸟儿栖息不稳,寒冷的野兽依偎在一起。
叹息在这霜露的清晨,再次听到鸿雁飞过。
心中对江南的思念渺茫,遗憾与途中相违。
旅途的悲壮情怀涌上心头,别离的思绪满怀征衣。
长远的目标岂能因劳苦而止,明节时定会归来。
宁愿厌倦楚山的曲折,无人长时间掩闭门扉。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号靖之,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以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战争、边塞风光以及游子思乡的情感,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昌龄的旅途中,正值年末之际,诗人感受到季节更替带来的愁苦与思乡之情。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途中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王昌龄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感受,展现了游子在年末时节的孤独与愁苦。诗的开头以“游人愁岁晏”点明了主题,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岁末带来的忧愁。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树叶的坠落、微弱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季节的变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诗中提到“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通过对惊鸟和寒兽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动荡和不安,暗合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叹息霜露的清晨,诗人又一次听到了鸿雁的鸣叫,鸿雁迁徙的象征使得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最后几句“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尽管旅途艰辛,但心中仍然怀有归乡的希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王昌龄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年末旅途中的孤独、思乡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相互映衬,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坠叶吹未晓”描绘了什么样的季节?
“惊禽栖不定”中的“惊禽”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哪个意象表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