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赠李道士》

时间: 2025-04-25 05:39:45

诗句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

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余习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

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39:45

原文展示:

赠李道士
作者: 苏轼

世人只数曹将军,
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
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
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
布袜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关门,
一念还为李耳孙。
香火旧缘何日尽,
丹青余习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过二,
衰颜记我今如此。
他时要指集贤人,
知是香山老居士。

白话文翻译:

世人只知道曹将军的英勇,谁会知道虎头刀的主人并非痴人。你腰间佩戴的大羽毛,又算得了什么,面颊上的三根胡须却自有风神。我平生对那些公子哥儿不屑一顾,常常在岩石间嬉戏玩耍。故而教导后世的人都做黄冠道士,穿布袜青鞋在云水间游荡。千年之前的鼻祖仍然守着关门,只因一念之间,仍然是李耳的传人。香火的旧缘何时才会结束,丹青的余习至今仍存。五十岁刚过两岁,衰老的面容让我如今如此。他日若要指点那些贤人,知道我便是香山的老居士。

注释:

  • 曹将军: 指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虎头: 指代武器,象征英勇。
  • 大羽: 大的羽毛,可能象征某种身份或地位。
  • 三毛: 指长胡须,象征道士的形象。
  • 黄冠: 道士的帽子,象征道教身份。
  • 丹青: 指绘画,象征艺术。
  • 李耳: 即老子,道教创始人,代表道教的智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兼具理性和感性,作品广泛影响后世。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中年时期,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和对道教思想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道士李的敬重和对道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苏轼的《赠李道士》以道教的道士为主题,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及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的“曹将军”与“虎头”,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世人对英雄的崇拜与对真道士的忽视,突显了道教的内涵和深邃。接下来,诗歌通过描绘道士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洒脱与轻松。诗中“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表现出对老子智慧的传承与尊重,也象征了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神。最后的“衰颜记我今如此”则将个人的衰老与道教的永恒相对照,展示了苏轼对人生变化的思考与对道教精神的追求。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而又灵动,情感上深沉而又优雅,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开篇提到曹操,借以引出英雄的认知与道士的隐秘。
    •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强调道士的非凡气质与外在的平常身份形成对比。
    •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表现道士的洒脱与对世俗的蔑视。
    •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体现道士的生活方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意指道教的传承与信仰的延续。
    • “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余习至今存。”:反映对道教文化传承的思考。
    •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自我反省,感慨人生的无常。
    • “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表达作者对未来的期许与对自己身份的自豪。
  •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曹将军”和“虎头”的对比,强调道士的隐秘与世俗英雄的明亮。
    • 比喻: “腰间大羽”象征身份地位,而“颊上三毛”则寓意道士的智慧。
    • 排比: “布袜青鞋弄云水”,增强诗句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道士的敬仰,探讨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与世俗生活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曹将军: 代表世俗英雄,象征权力与地位。
  • 虎头: 武器,象征力量与勇气。
  • 大羽: 象征道士身份,但在此被轻视。
  • 三毛: 道士的形象,表现智慧与灵性。
  • 黄冠: 象征道教的身份和传统。
  • 云水: 象征自由洒脱的生活。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曹将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曹冲
      • C. 曹仁
      • D. 曹丕
    2. “黄冠”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武将
      • B. 道士
      • C. 文人
      • D. 商人
    3. 诗人提到的“李耳”指的是谁?

      • A. 孟子
      • B. 老子
      • C. 庄子
      • D. 墨子

答案:

  1. A. 曹操
  2. B. 道士
  3. B. 老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登高》 杜甫
  •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诗歌,二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生,但苏轼更注重哲理与人生思考,而王维则多表现隐逸与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道济上人房 代人村中悼亡二首 题水洞二首 不羡花 合谿水涨寄敬山人 行营病中 古意 绿珠怨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合肥至日愁中寄郑明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橡饭菁羹 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包含惜的词语有哪些 国际歌 己字旁的字 少腹 陶家 牛字旁的字 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穷当益坚 利出一孔 美酒佳肴 推门入桕 羹藜 鳥字旁的字 虚词诡说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