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3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39:45
赠李道士
作者: 苏轼
世人只数曹将军,
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
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
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
布袜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关门,
一念还为李耳孙。
香火旧缘何日尽,
丹青余习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过二,
衰颜记我今如此。
他时要指集贤人,
知是香山老居士。
世人只知道曹将军的英勇,谁会知道虎头刀的主人并非痴人。你腰间佩戴的大羽毛,又算得了什么,面颊上的三根胡须却自有风神。我平生对那些公子哥儿不屑一顾,常常在岩石间嬉戏玩耍。故而教导后世的人都做黄冠道士,穿布袜青鞋在云水间游荡。千年之前的鼻祖仍然守着关门,只因一念之间,仍然是李耳的传人。香火的旧缘何时才会结束,丹青的余习至今仍存。五十岁刚过两岁,衰老的面容让我如今如此。他日若要指点那些贤人,知道我便是香山的老居士。
苏轼的《赠李道士》以道教的道士为主题,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及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的“曹将军”与“虎头”,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世人对英雄的崇拜与对真道士的忽视,突显了道教的内涵和深邃。接下来,诗歌通过描绘道士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纷扰的洒脱与轻松。诗中“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表现出对老子智慧的传承与尊重,也象征了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精神。最后的“衰颜记我今如此”则将个人的衰老与道教的永恒相对照,展示了苏轼对人生变化的思考与对道教精神的追求。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而又灵动,情感上深沉而又优雅,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道士的敬仰,探讨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与世俗生活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曹将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黄冠”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人提到的“李耳”指的是谁?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