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0:07
短竹萧萧倚北墙,
斩茅披棘见幽芳。
使君尚许分池绿,
邻舍何妨借树凉。
亦有杏花充窈窕,
更烦莺舌奏铿锵。
身闲酒美谁来劝,
坐看花光照水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园的幽静和美丽。竹子轻声摇曳,靠着北墙,剁去杂草和荆棘,露出了隐秘的花香。使君(朋友)还愿意分我一池的绿水,邻居的树荫又何妨借来乘凉呢?这里还有杏花,装点得如花似玉,更有黄莺在枝头啼唱,声声入耳。闲暇时分,酒美何人来劝酒?坐在这里,眼前花影摇曳,水光潋滟,心中自得其乐。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描写,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任职黄州期间,因政治原因他被贬至此地。尽管身处逆境,苏轼仍然找寻生活的乐趣,展现了他乐观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新葺小园二首》展现了苏轼对园林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简洁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田园情趣。开头两句“短竹萧萧倚北墙,斩茅披棘见幽芳”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竹子和花草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朋友的池水和邻居的树荫,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友好。尤其是“亦有杏花充窈窕,更烦莺舌奏铿锵”,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杏花的花香与黄莺的鸣叫让人心旷神怡。最后两句“身闲酒美谁来劝,坐看花光照水光”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与愉悦,尽管身处贬谪之地,他依然能够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性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短竹”是指什么?
A. 长竹
B. 短竹
C. 干竹
答案:B
诗人借用邻居的什么来乘凉?
A. 竹子
B. 树
C. 水
答案:B
“身闲酒美谁来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忧伤
B. 满足与愉悦
C. 烦恼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