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4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45:30
新葺小园二首
作者: 苏轼
三年辄去岂无乡,种树穿池亦漫忙。
暂赏不须心汲汲,再来惟恐鬓苍苍。
应成庚信吟枯柳,谁记山公醉夕阳。
去后莫忧人剪伐,西邻幸许庇甘棠。
三年间我频繁离去,这里难道没有故乡的情怀?种树、开池也都显得漫不经心。
暂时赏玩不必心急如焚,等我再来时恐怕已是白发苍苍。
或许我会吟唱《庚信》中的枯柳,谁又记得那位山公在夕阳下的醉态?
离开后不要忧虑有人来砍伐,西邻的朋友还可以庇护我的甘棠树。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情,擅长抒发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新葺小园二首》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其被贬至海南的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家园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思索。
这首诗通过对小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开篇即以“乡”字引出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他在外漂泊的心情。在“种树穿池”中,虽然他忙于园艺,但心中却有一种随意的态度,给人以轻松的感觉。接下来的“暂赏不须心汲汲”,则流露出对当下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时间流逝带来的白发苍苍,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诗中提到的“庚信吟枯柳”,借用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内心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理解。而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释然,西邻的庇护象征着人际间的温情与支持,让人感到心安。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透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苏轼在遭遇人生波折后的豁达与洒脱。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对故乡的思念,同时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虽然经历了诸多波折,但仍然保持乐观,珍惜当下。
选择题: 苏轼的字是什么?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山公”是指__。
判断题: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