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2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24:56
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留得一钱何足赖!
晚年更似杜陵翁,右臂虽存耳先聩。
人将蚁动作牛斗,我觉风雷真一噫。
闻尘扫尽根性空,不须更枕清流派。
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坏。
眼花乱坠酒生风,口业不停诗有债。
君知五蕴皆是贼,人生一病今先差。
但恐此心终未了,不见不闻还是碍。
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险怪。
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
你难道没有看到,诗人借用车子却没有可载之物,只留下那一文钱又有什么用呢?
晚年我更像那杜甫,虽然右臂尚存但耳朵已失聪。
人们将蚁虫的动作比作牛斗,我却感受到风雷的震动。
听到的尘世纷扰已经扫除,根本的性情也随之空无,不必再枕着那清流之派。
大自然的本质一旦被打破,六种凿击的争斗更是无可挽回。
眼前花色纷乱,喝酒之际生出风气,嘴上不停地吟诗,反而背负了债务。
你知道五蕴皆是贼,人生的病痛如今更是明显。
但我担心内心终究难以明了,不见不闻依然是障碍。
如今你怀疑我只是装作失聪,故意嘲笑诗歌的穷困与怪异。
必须小心额头发痒而产生的三只耳,决不能让笔端的风雨轻易而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底蕴闻名,诗文兼擅,作品多具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是苏轼在晚年创作的一首诗,诗中反映了他对生命、艺术以及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这首诗通过对失去听力这一特质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君不见”唤起读者的关注,随后通过一系列对比与反思,透露出对自己晚年状态的无奈与深刻感悟。诗人将自身的感受与杜甫的遭遇并置,体现了对人生苦难的共鸣。第二联提到“人将蚁动作牛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纷扰尘世中争斗的微小与无意义,而自己的感受却是对自然的深切领悟。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提到“眼花乱坠酒生风”,描绘了他在酩酊状态下的感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同时,“君知五蕴皆是贼”则引发了对人生本质的思考,强调物质与精神的悖论,表达出一种无奈的哲学思考。最后几句则以反讽手法结束,既显示了对他人嘲讽的警觉,又反映了诗人内心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坚持。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在生活困境中对内心宁静的渴望。作者通过对自身状态的反思,揭示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在晚年面对生命的从容与洒脱。
诗中提到的“杜陵翁”指的是哪位诗人?
“人将蚁动作牛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诗人提到的“五蕴”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