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4:5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4:52:47
过扬子江心
作者:文天祥〔宋代〕
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不远处乘风而行,驶出海门,波涛汹涌。长江的尽头依然如此,何时能够去岷山看那水源的发源地呢?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著名爱国诗人,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忧虑。岷山作为长江的源头,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表示对祖国河山的眷恋。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文山,南宋人,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以其忠贞和爱国精神著称。他在抵抗元朝侵略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最终因被俘而殉国,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际,文天祥在游历中感受到对祖国河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源头的追寻。
《过扬子江心》是一首表达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江河与潮水的景象,勾勒出一种幽远、渺小的感受。开篇“渺渺乘风出海门”,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渺小,恰似诗人身处战乱中的孤独与无奈。接着“一行淡水带潮浑”,则描绘了长江的雄浑与奔涌,生动地展现出水的力量和变化。最后两句“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更是引发了读者对于长江源头的思考,既是对自然的感叹,也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富有画面感,展现出文天祥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在颠沛流离中对未来的渴望和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江河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对未来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海门”是指什么?
a) 海的入口
b) 河的源头
c) 山的高处
“何日岷山看发源”中的“岷山”象征了什么?
a) 诗人的归属感
b) 诗人的游历经历
c) 诗人的遗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