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1:57
山中自赋
文天祥 〔宋代〕
门外苍松一水修。
不必清高逼巢许,
只教潇洒胜由求。
空花自满三千界,
老树相看五百秋。
坐有鹰扬人物在,
怕牵昨梦上渔舟。
在门外有苍翠的松树和潺潺的流水,
不必去追求那清高孤傲的栖息之地,
只求潇洒自在,超越寻求的心态。
空中的花瓣自满了三千界,
老树静静地互相凝望,已经过了五百个秋天。
坐在这里有英俊豪杰在,
害怕牵动昨夜的梦,回到那渔舟之上。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英雄和诗人。他以忠诚和勇敢著称,文学造诣深厚,尤其擅长诗词。其主要作品有《文山先生诗集》等。
这首诗作于文天祥被俘之后,身处山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在战乱与压迫中,他寄情于山水,表达了对清高理想的坚持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中自赋》是文天祥在艰难时期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不仅是对环境的细腻观察,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苍松和流水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坚韧与流动的释然态度。
“空花自满三千界”一句,揭示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空花幻影,诗人依然选择了潇洒自在的态度面对。五百秋的老树,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沉静,诗人在山中与自然相伴,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在意象上流畅而自然,情感上却潜藏着深邃的哲思,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过往理想的追忆。文天祥以其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展示了一个诗人面对逆境时的不屈精神,激励后人追求理想与自由。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自然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文天祥的《山中自赋》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B. 对战争的反思
C. 对自然的描写
D. 对历史的回顾
“空花自满三千界”中的“三千界”主要指什么?
A. 广阔的世界
B. 复杂的人生
C. 自然的美丽
D. 过去的回忆
“老树相看五百秋”是用来表达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历史的悠久
C. 自然的变化
D. 忘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