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4:41
萧条四海内,慷慨有馀悲。
路逢相识人,开怀无愧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矛盾。诗人感到四海之内的萧条与悲凉,但在遇到老朋友时,又能开怀畅谈,没有愧疚之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萧条四海内”可联系到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对祖国或天下的忧虑主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外敌侵略的过程中表现出坚定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尤其在面对元朝的侵略时表现出一往无前的勇气。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灭亡的时期,国家分崩离析,诗人心系国难,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虽短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前两句“萧条四海内,慷慨有馀悲”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四海萧条,百姓苦难,诗人内心充满了悲伤与忧虑。此时,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痛中,而是表现出了一种“慷慨”的情怀,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路逢相识人,开怀无愧辞”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在路上遇见了老友,虽然国家动荡,但与朋友的相逢却让他感到无比欣慰,能够开怀畅谈,毫无愧疚之感,这一转折展现了人际关系在艰难时刻给予的安慰与支持。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虽身处乱世,但仍然保持内心的豪情与乐观,反映了人性中温暖的一面。通过对比国家的萧条与朋友的相聚,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时局的精神力量,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与豪情的精神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所描述的四海的状态是如何的?
诗人遇见相识人时的心情是?
诗中“慷慨”一词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