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8:2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8:28:26
清房洞已静,閒风伊夜来。
云生树阴远,轩广月容开。
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台。
风猷冠淄邺,衽舄愧唐枚。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静谧的夜晚,清净的房间里已经静寂,微风轻轻地吹来。云彩在远处的树影间浮动,宽敞的窗户下,明月的光辉洒满室内。聚会中,烛光摇曳,酒杯交错,大家在琴台上游玩赏乐。风采如同淄邺的风流人物,而我却感到羞愧不如唐代的名士。
谢朓(约384年—426年),字康成,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诗歌以清新、优雅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常融入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反映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谢朓的《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通过清幽的夜晚场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典雅的画面。开头两句“清房洞已静,閒风伊夜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房间的宁静与微风的轻柔,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接下来的“云生树阴远,轩广月容开”则通过云彩与月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在宴饮的描绘中,“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台”展现了人们在月下欢聚的欢乐气氛,烛光摇曳,琴声悠扬,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场梦幻般的聚会。最后一句“风猷冠淄邺,衽舄愧唐枚”则将诗人对自身风采的自省与怀才不遇的愧疚表达出来,显示出一种对历史名士的敬仰与自我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极具层次感,从静谧的房间到自然景色的描绘,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历史名士的敬仰与自我反思,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风
B. 云
C. 水
D. 以上都是
诗人对唐代名士的态度是?
A. 羡慕
B. 嫉妒
C. 无所谓
D. 不屑
诗中“宴私移烛饮”的意思是?
A. 私人宴会中饮酒
B. 公共场合饮酒
C. 自己一个人饮酒
D. 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