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2:1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2:10:01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
旗尾飘所山烧裂,马蹄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
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
匈奴曾经畏惧李将军,如今又看到他的后代重回边疆。
旗帜在风中飘扬,映照着山川的壮丽,马蹄飞扬,踩起了边塞的尘土。
降服的王朝恭敬地朝南阙朝拜,天子轻松地在北门御驾。
幕府中事务清闲,斗争不再,碧潭的美景中,正是开怀畅饮的好时光。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反映出其卓越的历史见解和政治智慧。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朴实,富有历史感和责任感。
这首诗是在李宣徽被任命为真定知县之际,司马光为其送行所作。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边疆稳定与政权安定的希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士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现实关怀的诗歌。开头两句提到匈奴对李将军的畏惧,展现了历史的深远影响,表明李将军的后代仍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接下来的描绘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边境的壮丽与马蹄声的激昂,充满了战斗与奋发向上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降王稽颡”,则暗示了平息纷争后的安定局面,天子在北门静候,显示出朝廷的从容与自信。同时,幕府的闲适与碧潭的美景,反映出一种和谐的社会状态,象征着国家的安宁与人民的幸福。整首诗在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展望之间,融合了诗人与国家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李将军后代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与和平生活的期望。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与对比,展现了士人应担负的责任,强调了历史的传承与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降王”指的是谁?
A. 李将军
B. 投降的王者
C. 天子
D. 匈奴族
诗中“马蹄腾踏塞尘昏”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和平的生活
B. 战斗的激烈
C. 宴饮的欢乐
D. 朝廷的威严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的惋惜
B. 对国家安定的期望
C. 对个人名利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