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庭芳 示同流》

时间: 2025-08-11 18:09:28

诗句

修行之士,莫要浮*。

十方饮膳难消。

试看锄田日午,汗滴禾苗。

匙饭百鞭何啻,诳他人、休望天饶。

还省悟,觉寒毛耸耸似水浇。

若要不还口债,捱潇潇洒洒,寂寂寥寥。

常处常清常静,莫犯天条。

大慈大悲心起,助真功、夺取仙标。

归蓬岛,享天厨,珍馔琼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8:09:28

满庭芳 示同流

作者: 马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修行之士,莫要浮。十方饮膳难消。试看锄田日午,汗滴禾苗。匙饭百鞭何啻,诳他人休望天饶。还省悟,觉寒毛耸耸似水浇。若要不还口债,捱潇潇洒洒,寂寂寥寥。常处常清常静,莫犯天条。大慈大悲心起,助真功夺取仙标。归蓬岛,享天厨,珍馔琼瑶。

白话文翻译:

修行的人不要浮躁,世间的饮食难以消耗。看看在正午锄地时,汗水滴落在禾苗上。即使用勺子吃饭,也要遭受百般鞭挞,别再去欺骗他人期待天的宽恕。如果想要不偿还口债,就要潇洒度过这段孤独清冷的时光。常常保持清净与安静,不要犯下天理的禁忌。大慈大悲的心生起,助你真实的功夫,夺取仙人的标志。归到蓬莱岛,享受天上的美食,珍馐美味。

注释:

  • 修行之士:指修道者或修行人。
  • 饮膳:饮食、吃饭的意思。
  • 锄田:指耕作、劳动。
  • 匙饭:用勺子吃饭,隐喻生活的平常。
  • 口债:指因言语而产生的责任或债务。
  • 天条:天的法则或禁忌。
  • 大慈大悲:指有极大的慈悲心,常用以形容佛教的慈悲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著名道士,擅长诗文,追求道教的真理与修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马钰可能通过诗歌表达对修行的看法,强调修行者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他的作品在当时的道教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满庭芳 示同流》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强调修行者要远离浮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开头的“修行之士,莫要浮”,直接点出主题,提醒修行者要专注内心修炼,而非沉迷于世俗生活。随后,通过“十方饮膳难消”描绘出世间的纷繁复杂,暗示即使是饮食之事也难以让人满足,反映了人心的贪婪与不安。

诗中以“汗滴禾苗”形象地展现出修行者的辛勤与努力,暗示修行之路并非易事,而是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接下来提到“匙饭百鞭”,则是借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表达了修行中的艰难与不易,甚至要承受外界的压力与误解。

最后几句展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提到归蓬岛、享天厨,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修行世界,象征着修行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修行之士,莫要浮:劝诫修行者要专注内心修炼,不要浮躁。
  2. 十方饮膳难消:表明世俗的生活纷繁复杂,难以让人心满意足。
  3. 试看锄田日午,汗滴禾苗:通过劳动的场景,强调修行需要付出努力与汗水。
  4. 匙饭百鞭何啻:形容修行中的艰辛与外界压力。
  5. 还省悟,觉寒毛耸耸似水浇:提醒修行者要时刻保持警觉,感悟内心。
  6. 若要不还口债:暗示言语的责任与后果。
  7. 捱潇潇洒洒,寂寂寥寥:形容孤独的修行状态。
  8. 常处常清常静:提倡修行者要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安宁。
  9. 大慈大悲心起:强调修行者应具备慈悲心。
  10. 助真功夺取仙标:激励修行者追求真实的修行成果。
  11. 归蓬岛,享天厨,珍馔琼瑶:描绘理想的修行境界,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汗滴禾苗”生动地传达了辛苦的劳动。
  • 对仗:如“常处常清常静”,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夸张:如“匙饭百鞭”,通过夸张手法突出修行的艰难。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修行者应具备的内心态度展开,强调专注、勤奋、清净与慈悲,提倡一种超脱世俗的修行生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锄田:象征辛勤与努力,代表修行的过程。
  • 禾苗:代表希望与成果,隐喻修行的最终目的。
  • 蓬岛:象征理想的修行境界,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天厨:代表美食,也象征修行的丰盈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修行之士”指的是什么人?

    • A. 普通百姓
    • B. 修道者
    • C. 商人
    • D. 学者
  2. 诗中“汗滴禾苗”形象表达了什么?

    • A. 劳动的艰辛
    • B. 生活的快乐
    • C. 诗人的心情
    • D. 自然的景色
  3.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修行境界
    • C. 人生的烦恼
    • D. 家乡的美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人生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情感更加悲壮。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反映出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更具个体的情感色彩。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与马钰的追求理想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孝宗皇帝杜甫万丈潭诗御书赞 予归示省松楸将以初秋望前汎湖之龙门已戒舟 归自鄂双莲生于后池偶作再寄紫微 新刊予西陲奏藁成 排湾遇风对岸即彭泽旧县二首 梦尚留三桥旅邸 薛道祖经行诗帖赞 张文潜九华帖赞 沈睿达 閒居六咏·早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尊命 言字旁的字 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躁竞 靡然成风 面字旁的字 鸡开头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养晦韬光 骑曹不记马 满招损,谦受益 包含遣的成语 内蒙古自治区 信物 妄取 富在知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