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34
原文展示:
新刊予西陲奏藁成 岳珂 〔宋代〕
昔人甫彻弃刍狗,此日已归谈木牛。 报国无阶空马革,托身有地早菟裘。 乘车载苡才经谤,三宿恋桑真可羞。 掩卷勿惊臣议戆,舜瞳应雇殿西头。
白话文翻译:
从前的人刚刚放弃草编的狗,今天已经回归谈论木制的牛。 报效国家无路,空有马革裹尸的志向,托身之地早已准备好退休的居所。 乘坐车装载着苡草刚刚经历诽谤,三夜留恋桑树实在可耻。 合上书卷不要惊讶我的直言,舜帝的目光应当关注宫殿的西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前途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昔人甫彻弃刍狗,此日已归谈木牛”一句,通过对“刍狗”和“木牛”的对比,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报国无阶空马革,托身有地早菟裘”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前途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对“刍狗”和“木牛”的对比,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通过对“马革”和“菟裘”的比喻,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前途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刍狗”和“木牛”分别比喻什么? A. 无用之物和时代的变迁 B. 祭祀用品和军事器械 C. 草编的狗和木制的牛 D. 时代的变迁和无用之物
诗中“马革”和“菟裘”分别比喻什么? A. 战死沙场和退休的居所 B. 马皮和退休的居所 C. 战死沙场和个人前途的无奈 D. 马皮和个人前途的无奈
诗中“三宿恋桑”比喻什么? A. 过分留恋 B. 留恋桑树三夜 C. 留恋过去 D. 留恋未来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