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2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24:18
满庭芳
冯衍长愁,陈思不乐,相逢同客东京。
乌啼落叶,惆怅可怜生。
无忌馆今何处,河声怒搂著砧声。
秋宵永,几楞粉月,晒得绿窗晴。
莺莺。闻尚在,诗人老去,一倍含情。
且开箱验取,锦字纵横。
料尔银钩未写,檀笺上珠泪先盈。
休肠断,青衫红粉,一样是飘零。
在东京的客舍里,冯衍长久地忧愁,陈思也感到不快乐,我们相聚在一起。秋风中,乌鸦啼叫,落叶纷飞,令人惆怅,生活如此可怜。无忌馆如今在哪里?河水的声音愤怒地与砧声交织。漫长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前,窗子是那么晴朗。莺莺的消息仍然在耳,诗人我已渐渐老去,愈发感到情意的深厚。且打开箱子来检查,那锦字仍是纵横交错。想必那银钩未曾书写,檀香纸上珠泪已经盈满。休要让我肝肠寸断,青衫与红粉,终究都是飘零的命运。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子恺,号止庵,晚号蓼庵,生于江南,其诗风受到唐宋诗人的影响,擅长抒情,常以秋景、离愁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对友情的怀念与对青春流逝的惋惜。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忧愁。开篇便以“冯衍长愁,陈思不乐”引入,直抒胸臆,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情感的共鸣。接着通过“乌啼落叶”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诗中“无忌馆今何处”一语,透露出对往昔聚会的怀念,河声与砧声交织,令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与无奈。
在描写夜景时,诗人提到“几楞粉月”,柔和的月光洒在窗前,象征着宁静的美好,但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莺莺”一词,体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尽管“诗人老去,一倍含情”,却更显得感慨万千。
最后,诗人提到的“开箱验取,锦字纵横”,暗示着对往昔情感的珍重,尽管时光已逝,情感依然在心中生根发芽。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凄美与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谊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开,表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忌馆”指的是什么?
“乌啼落叶”中的“乌”指的是: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维崧的《满庭芳》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友情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而后者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孤独的洒脱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