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4: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4:21:22
万木含凉雨,驱马有馀清。
长街带短芜,旧潦骈新蓱。
高斋彼谁居,雅尚推名卿。
污亭虽地卑,蹑屐未妨行。
野服踞藜床,萧散临前楹。
纂纂枣林繁,欣欣药畹荣。
过门不敢叩,自视惭冠缨。
万树在凉雨中显得格外清新,骑马行走在路上感到神清气爽。
长街两旁杂草丛生,旧的水洼与新的芦苇交错在一起。
那高高的书斋里,究竟是谁在居住?我只知道他是个名门望族。
即使那个小亭子地势较低,我穿着木屐也不觉得行走有碍。
穿着乡间的衣服,坐在藜床上,悠闲地望着眼前的柱子。
郁郁葱葱的枣树林里,药草的花朵欣欣向荣。
经过门前却不敢轻易叩响,我心里感到惭愧,自己身为冠缨之士。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后世,作品风格典雅而富有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司马光拜访王安石时,因种种原因未能见面,表达了他对王安石的敬意与愧疚之情。王安石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二人虽有不同的政治理念,但都在追求国家的富强和民众的福祉。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雨后的景象,营造了清新而略显忧愁的氛围。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色,从“万木含凉雨”开始,展现出一种清凉的气息,给人以舒适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长街与杂草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恬淡的乡村生活情景,同时也隐含着对繁华都市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眷恋。
在高斋的描写中,诗人对王安石的尊重与崇敬之情跃然纸上,体现出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污亭虽地卑”,但诗人依然选择在这里静候,显示出一种不拘一格的洒脱与对友人的珍视。
最后两句“过门不敢叩,自视惭冠缨”,更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虽身为名士,却因为未能亲自拜访而感到羞愧,表达了对王安石的敬仰与自我的反省。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士人之间的友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士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