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3:06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洛邑牡丹天下最,西南土沃得春多。
一城奇品推安国,四面名园接月波。
山相著书称上药,翰林弄笔作新歌。
人间朱粉无因学,浪把菱花百遍磨。
洛阳的牡丹是最美的,西南的土地肥沃,春天多雨。
在这座城市中,安国寺的牡丹最为奇特,四周的名园环绕着月光的波澜。
山中有书籍称其为上药,翰林院的文人们挥笔吟诵新歌。
世间的朱粉花没有办法学习牡丹的美,白白地用菱花磨蹭百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及文学家,以其《资治通鉴》而闻名。其诗词风格简练而深刻,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洛阳牡丹盛开之季,司马光在安国寺及附近园林赏花,以表达对牡丹的赞美和对春天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的牡丹,展现了诗人对美丽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间美学的追求。诗的开头便以“洛邑牡丹天下最”开宗明义,直接引出主题,传达出对洛阳牡丹独特魅力的赞赏。接着,诗人提到西南的土地肥沃,春雨充沛,这不仅为牡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也暗示着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联系。
接下来的两句将视角转向安国寺,强调其在牡丹中的独特地位,表现出诗人在游赏过程中对文化和自然的思考。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人间花卉的感慨,朱粉花虽美,但无法与牡丹的绝艳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美的无奈追求。
整首诗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丰富,情感更加真挚。通过严谨的结构与生动的意象,司马光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美景巧妙融合,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
全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及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对人间花卉美的无奈和对文化的思考。
司马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安国寺以什么闻名?
“洛邑牡丹天下最”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