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2:50
大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
闲居客愈盛,暂出市皆倾。
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
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这首诗表达了对韩国富公的哀悼。大吕的功名显赫,然而与之相比,鸿毛和轩冕却显得轻薄无重。在闲居的客人中,他的声望愈发显著,偶尔出现在市集上,大家纷纷倾倒。浩渺的大海包容万物,龙门则是尊荣的象征。谦光的形象在眼前,令人悲痛欲绝,仰望着那美丽的城市,不禁泪流满面。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自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其主著《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著作。司马光的诗作以沉稳、严谨著称,常表现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与思考。
这首诗作于韩国富公逝世之际,表达了对其深切的追思和哀悼。诗中通过对比功名与轻薄,突出富公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名士的敬仰与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对已故者的深切怀念,诗中“功名重”和“鸿毛轻”的对比,突显了社会对名士的崇敬和个人的渺小。在此,司马光不仅表达了对韩国富公的哀悼,也对功名与个人价值进行了思考。诗的最后,提到“谦光俨在目”,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更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整体而言,这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情感上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和对人性深刻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已故者的追思,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敬仰和对功名的深思,展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诗中“大吕功名重”的意思是?
“溟海涵容大”中的“溟海”象征什么?
李白《将进酒》与司马光《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为豪放激昂,而司马光则显得沉稳内敛,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