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28
汉家二千石,体望几来尊。
况复严徐客,从前益稷孙。
公侯贵不绝,礼乐器常存。
符竹临分陕,声光应列藩。
亲闱先契重,子舍近交敦。
柏垄依仁域,棠阴接故园。
怀归聊露请,予告辱推恩。
荷祋烦疆候,停车下郡门,
帷廧纷大馆,驺骑屈朱轓。
不以黎苗待,还将自味论。
森罗牢礼重,灭裂俗仪烦。
霜霁威严息,春生笑语温。
草微侵碧甃,尘不染华轩。
日影摇云栋,风痕过玉樽。
落尘歌迥出,激楚袖双翻。
雅戏象交扃,珍肴熊芦蹯。
河梁俄首路,汾曲访吹埙。
举手辞双戟,腾装改北辕。
乌飞城树晓,雁泊野芜喧。
耿耿清标阔,涔涔宿酒昏。
百蟋萦阪道,数里豁川原。
跋马风烟外,依稀鼓吹喧。
汉朝的二千石官员,威望到底有多高?
更何况有严徐这样的客人,过去还是益稷的孙子。
公侯的贵族地位永恒不变,礼乐器具常常保存。
符竹在陕地相互交错,声光映照着各个藩地。
亲戚之间的先契关系重要,子弟之间的交往亲密。
柏树丛依傍仁德之地,棠树荫庇故乡的路。
怀念归来略表请托,向你报告自己的荣辱与恩情。
荷担烦躁的边疆候补,停车在郡城门前,
帷幕纷乱的大厅,车马屈膝朱色的轿子。
不以黎族等候来访,我将自己品味一番。
礼仪森严且繁重,打破陋习烦琐。
霜后晴空威严不再,春天带来笑语的温暖。
草微微侵入碧色的砖石,尘埃不染华丽的轩窗。
日影摇曳在云栋之间,风痕掠过玉樽的杯口。
落尘的歌声飘荡出远方,楚地的袖子双双翻飞。
雅致的游乐如交扇,珍美的佳肴摆在熊的炉灶。
河梁不久就到,去汾曲寻找吹笙的乐声。
举手告辞双戟,换装改北方的车辕。
乌鸦飞过城边的树,雁儿停在野外的芦苇中。
清晰的标志显得开阔,宿酒的昏沉让人迷惑。
百只蟋蟀围绕着小径,数里之外豁然开朗的原野。
骑马走出风烟之外,隐约听见鼓声和乐声。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影响深远。他在历史和政治上的见解,使其成为当时重要的改革者和思想者。
这首诗写于诗人登高远望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社会的感慨。在诗中,司马光以优雅的笔调描绘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登平陆北回瞰陕城奉寄李八太学士使君二十二》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中,司马光通过游历的视角,展现了北方城市的繁华与士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他对公侯贵族的描写,不仅反映了时代的礼乐文化,也透露出一种对权力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随着“霜霁威严息,春生笑语温”的转变,诗人的情感也随之变化,从初的庄重严肃到后来的轻松愉悦,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在细致的景物描写中,诗人用“草微侵碧甃,尘不染华轩”的意象,表现了清新的环境与高洁的情操。此外,诗中反复提及的亲朋、故园,体现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思念。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丰富而深刻,体现了司马光作为文学家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平陆北回望陕城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社会的观察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传达了对礼仪和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二千石”指的是:
“霜霁威严息,春生笑语温”意指:
诗中提到的“亲闱先契重”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