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8:01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这朵野菊从未被人种植,秋天的花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它羞于与众多草木埋没,因此早早冒着霜寒开花。
寒冷的蝴蝶依旧在空中飞舞,夜里的虫鸣显得格外悲哀。
这位幽居的人自顾移开了席子,轻轻摘下菊花,斟满清酒。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擅长古文,诗词清雅,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晚年隐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野菊》是一首描绘秋景和抒发孤独情感的诗。诗中,司马光用野菊作为主要意象,展现了其独立高洁的特性,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野菊的来历和意义。接着,诗人通过“羞随众草没”表达了菊花的高傲和不甘平庸,显示出它与众不同的气质。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寒蝶的舞动与夜蛩的哀鸣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秋夜景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寒冷的季节,生物的活动变得愈加凄清,进一步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最后两句,幽人自移席,象征着诗人主动选择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通过摘菊与清酒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生命的思考,也有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司马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孤独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野菊”象征着什么?
A. 普通
B. 高洁
C. 世俗
D. 纷杂
诗人为何选择在秋天描写菊花?
A. 秋天是丰收季节
B. 秋天景色凄凉
C.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
D. 秋天适合饮酒
“寒蝶舞不去”中的“寒蝶”意味着什么?
A. 温暖
B. 哀伤
C. 快乐
D. 自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