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0:30
昔予尝权宰韦城,今重过之二十五年矣。
慨然有怀,二十五年南北走,
遗爱寂然民记否。
昔日婴儿今壮夫,
昔日壮夫今老叟。
我曾在韦城担任权宰,如今再次经过这里已经二十五年。
感慨万千,二十五年来我南北游历,
留给世人的恩泽是否还被人们记得?
曾经的婴儿如今已是壮年男子,
曾经的壮年男子如今已成了老人。
这首诗中的“南北走”指的是诗人在仕途上或生活中南北游历的经历,反映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受。诗中提到的“婴儿”、“壮夫”、“老叟”,是对生命各个阶段的描绘,表现了时光改变一切的无情与无奈。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政治上主张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司马光晚年,回顾其在韦城工作的往事,感慨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经历的变化,反映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二十五年来的生活历程,情感真挚而沉重。诗的开头回顾了自己曾经在韦城的权力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意识到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会经历从年轻到衰老的过程。二十五年的南北奔波,虽留有恩泽,却也让人感到遗憾和孤独。
通过“昔日婴儿今壮夫,昔日壮夫今老叟”的对比,诗人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变迁。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但最终我们都无法逃避衰老的命运。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让人深思,也引发读者对自身生命的反思和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不同生命阶段的对比,突出时间的流逝。此外,感慨的语气和情感的流露加强了作品的沉重感和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生命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曾在韦城担任什么职务?
诗中提到的“二十五年”意味着什么?
诗中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和人生的感慨,但更多聚焦于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苦闷。而司马光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生命的变化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