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2:34
缘危路忽穷,投宿值樵翁。
鸟下山含暝,蝉鸣露滴空。
石门斜月入,云窦暗泉通。
寂寞生幽思,心疑旧隐同。
在险峻的山路上行走,忽然走到了尽头,正好在樵夫家投宿。
鸟儿飞下山去,黄昏时分的景象渐渐显露,蝉声在空中回荡,露水滴落。
斜月透过石门照进来,云雾笼罩着泉水,显得幽暗而神秘。
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我生出许多幽思,心中怀疑与旧时隐者的情怀相同。
马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隐士生活,表达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山林的过程中,表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夜晚山间的宁静,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孤独与思考的深入探索。
《山行偶作》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哲理思考的山水诗。诗人在险峻的山路上行走,突然来到一个樵夫的家中投宿,开篇便以“缘危路忽穷”引入,给人一种孤独行者的感觉。接着,鸟儿在黄昏时分归巢,蝉声在空中回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把黄昏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美好展现出来。
“石门斜月入,云窦暗泉通”两句,描绘了月光透过石门的静谧场景和云雾缭绕的泉水,渲染出一种幽深而神秘的气氛。这种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人迹罕至的仙境,令人心生向往。最后两句“寂寞生幽思,心疑旧隐同”,则将个人的内心思考升华,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思索与向往,透出一丝孤独与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令人沉醉其中。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寂静思考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缘危路忽穷”意为:
A. 在平坦的路上走
B. 在险峻的路上走到尽头
C. 迷失方向
D. 回到家中
“投宿值樵翁”中的“樵翁”指的是:
A. 砍柴的老人
B. 渔夫
C. 旅行者
D. 诗人
诗中描绘的黄昏时分的鸟儿象征:
A. 自由与归属
B. 孤独与绝望
C. 战争与死亡
D. 喜悦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