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叠石溪二首》

时间: 2025-06-24 20:04:29

诗句

道傍行采药,石底卧题名。

野老相迎拜,溪童乍见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4 20:04:29

原文展示:

叠石溪二首
道傍行采药,石底卧题名。
野老相迎拜,溪童乍见惊。

白话文翻译:

在路边行走采药,石头底下躺着题名。
乡里的老人前来迎接,溪边的孩子见了惊讶。

注释:

  1. 道傍:指道路旁边。
  2. 行采药:在路边行走,采集药材。
  3. 石底:指石头的底下。
  4. 卧题名:指在石头下躺着,题写自己的名字。
  5. 野老:乡村的老人,指代当地人。
  6. 相迎拜:迎接并行礼。
  7. 溪童:溪边的孩子。
  8. 乍见惊:第一次见到,感到惊讶。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涉及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互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实事求是,注重历史的教训,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叠石溪二首》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宋代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之际。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乡民之间的亲切关系,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心态。

诗歌鉴赏:

《叠石溪二首》以其清新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情的关怀。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乡村场景:诗人在路旁采药,偶然发现石底下有人题名,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后两句则转向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互动,乡下的老人热情迎接,而溪边的孩子则因见到陌生人而感到惊奇,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纯真与质朴。

整首诗的意境清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好。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其真实而引人共鸣,体现了司马光对乡土情怀的真实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傍行采药:诗人漫步于路边,采集药材,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2. 石底卧题名:在石头底下,有人躺着并题写自己的名字,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野老相迎拜:乡村的老人看到诗人,热情地迎接,并行礼,体现了乡村的淳朴与热情。
  4. 溪童乍见惊:溪边的孩子初次见到外人,表现出好奇与惊讶,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单纯与天真。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相互呼应,形成了和谐的对仗。
  • 意象:通过“采药”、“题名”等意象,传达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人情的珍视,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采药:象征着对自然的依赖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2. 石底:代表着历史的沉淀,人与自然的结合。
  3. 野老与溪童:象征着世代相传的乡村文化与人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叠石溪二首》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司马光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道傍行采药”的意思是: A. 在路边看风景
    B. 在路边采集药材
    C. 在路边打猎
    D. 在路边休息

  3. 诗中描绘的“溪童”是什么样的表现? A. 兴奋
    B. 惊讶
    C. 无聊
    D. 害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司马光的《叠石溪二首》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资治通鉴》
  • 司马光相关的研究文章与传记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梅花十绝 次韵罗制干投赠 山居七咏·中隐洞 海棠落尽次谢司法韵 次韵刘簿祷雨西峰 其一 赪桐花 春词 次韵梁粹中秋日雨 无寐 梦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主打 出众超群 鹿字旁的字 包含腹的成语 寸的部首有哪些字?这份超全寸部首汉字清单送给你_汉字偏旁学习 厄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阴字繁体字怎么写?阴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艺术字大全_艺术字设计风格与技巧 欠字旁的字 描写蓝天的诗有哪些?这份描写蓝天的诗句,让你轻松写出好句子_诗歌创作必备 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盘虎拏 鹭序鸳行 围城打援 第二字与第四字反义成语大全_反义词成语精选 绞丝旁的字 内画壶 晦暗 赃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