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

时间: 2025-04-26 03:18:29

诗句

竹经载伐似微疏,濩落犹能伴我居。

自分举家长食粥,从渠厚禄绝无书。

诸公漫仰苏门隐,吾辈还羞李武车。

役役眼前何所直,百年终向梦中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29

原文展示

竹经载伐似微疏,濩落犹能伴我居。 自分举家长食粥,从渠厚禄绝无书。 诸公漫仰苏门隐,吾辈还羞李武车。 役役眼前何所直,百年终向梦中除。

白话文翻译

竹子经过多次砍伐,似乎有些稀疏,但它们仍然能陪伴我居住。 我自己知道全家只能吃粥度日,任由他们享受厚禄,我却连一封信都没有。 那些人空自仰慕苏门的隐士,我们这些人却还羞于李武的车驾。 忙碌一生,眼前的一切有什么价值呢?百年之后,终究是一场梦。

注释

  • 竹经载伐似微疏:竹子经过多次砍伐,显得有些稀疏。
  • 濩落:指竹子虽然稀疏,但仍能陪伴。
  • 自分举家长食粥:自己知道全家只能吃粥度日。
  • 从渠厚禄绝无书:任由他们享受厚禄,我却连一封信都没有。
  • 诸公漫仰苏门隐:那些人空自仰慕苏门的隐士。
  • 吾辈还羞李武车:我们这些人却还羞于李武的车驾。
  • 役役眼前何所直:忙碌一生,眼前的一切有什么价值呢?
  • 百年终向梦中除:百年之后,终究是一场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在宋代,隐逸文化盛行,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赵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逸生活和现实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诗中,“竹经载伐似微疏,濩落犹能伴我居”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足,而“自分举家长食粥,从渠厚禄绝无书”则反映了现实生活的贫困和无奈。通过对比,作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经载伐似微疏:竹子经过多次砍伐,显得有些稀疏。这里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足。
  2. 濩落犹能伴我居:竹子虽然稀疏,但仍能陪伴我居住。这里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足。
  3. 自分举家长食粥:自己知道全家只能吃粥度日。这里通过贫困的生活,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无奈。
  4. 从渠厚禄绝无书:任由他们享受厚禄,我却连一封信都没有。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5. 诸公漫仰苏门隐:那些人空自仰慕苏门的隐士。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 吾辈还羞李武车:我们这些人却还羞于李武的车驾。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7. 役役眼前何所直:忙碌一生,眼前的一切有什么价值呢?这里通过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8. 百年终向梦中除:百年之后,终究是一场梦。这里通过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隐逸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 象征:竹子象征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足,贫困的生活象征现实生活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通过对比隐逸生活和现实生活,作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足。
  • 贫困的生活:象征现实生活的无奈。
  • 隐士:象征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足。
  • 忙碌的生活:象征现实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经载伐似微疏”中的“竹”象征什么?

    • A. 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足
    • B. 现实生活的无奈
    • C. 忙碌的生活
    • D. 隐士
  2. 诗中“自分举家长食粥”反映了什么?

    • A. 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自足
    • B. 现实生活的无奈
    • C. 忙碌的生活
    • D. 隐士
  3. 诗中“百年终向梦中除”表达了什么?

    •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B. 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 C. 忙碌的生活
    • D. 隐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远斋和示疏字韵四诗复用韵并呈子肃》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周恽 别旧山 悼孩子 哭李暹(一作赵嘏诗) 种树 买山吟 饯司农宋卿立太尉碑了还江东 哭凌霄山光上人 宿王尊师隐居 题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年老体弱 采字头的字 檀印 做人做世 包含一的词语有哪些 康衢之谣 云天高谊 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谗词 竹字头的字 片字旁的字 扣日子 奄冉 大要 鼎字旁的字 霓裳羽衣 二字旁的字 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