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时间: 2025-05-04 00:13:05

诗句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

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

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3:05

原文展示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
辛弃疾

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
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
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
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功业的反思与对个人奋斗的感悟。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多少伟大的功业,是通过艰苦努力得来的。鱼自愿潜入深渊,而人则安于平地的安逸生活。夕阳西沉,白浪向东奔去,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不是为了追求金山的财富,而是我在思考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注释

  • 悠悠:形容时间的悠久。
  • 万世功:指千秋万代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 矻矻:形容辛勤劳苦的样子。
  • 深渊:比喻深不可测的地方。
  • 平土:指平坦的土地,比喻安逸的生活状态。
  • 红日:指太阳。
  • 西沉:太阳落下去的过程。
  • 白浪:指奔腾的波浪。
  • 金山:象征财富。
  • 思量:思考、考虑。
  • :指大禹,古代治水的英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的词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作品风格激昂奔放,常涉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

创作背景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危机,辛弃疾在此诗中反映了对历史功业的思考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感慨历史的悠久和个人奋斗的艰辛,暗示了成就的来之不易。接着以“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展现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往往倾向于安逸的生活,而不是追求更高的理想。夕阳西沉和白浪东去的意象,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激发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反思。最后一句“我自思量禹”直接点出诗人对大禹治水精神的向往,强调了理想与奋斗的重要性。整首词情感真挚,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词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悠悠万世功:历史上伟大的功业是长期积累的。
  2. 矻矻当年苦:那些成就的背后是辛劳与苦涩。
  3. 鱼自入深渊:鱼选择潜入深渊,象征不怕艰难险阻的选择。
  4. 人自居平土:人们却常常满足于平淡安逸的生活。
  5. 红日又西沉:夕阳的落下象征时间的流逝。
  6. 白浪长东去:波浪向东奔去,暗示历史的不可逆转。
  7. 不是望金山:诗人并非追求物质的富贵。
  8. 我自思量禹:反思大禹的治水精神,激励自我奋斗。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鱼与人的选择对比,突出人们的安逸状态。
  • 意象:阳光与波浪象征时间流逝与历史的无情。
  • 比喻:金山象征财富,禹象征理想与奋斗。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反思历史与个人奋斗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与对历史成就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勇敢追求理想的精神。
  • 深渊:代表艰难与险阻。
  • 红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白浪:象征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万世功”指的是: A. 个人成就
    B. 历史成就
    C. 家庭财富
    D. 社会地位

  2. “鱼自入深渊”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害怕困难
    B. 勇于追求
    C. 安于现状
    D. 忘记过去

  3. 诗人思考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孔子
    B. 屈原
    C. 大禹
    D. 关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辛弃疾的豪放与李清照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关注国家与历史,后者则侧重个人情感与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辛弃疾词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维南有佳鞠 人生苦逼侧 郁郁孤生桐 日出照高树 冬日何可爱 南箕长好风 越水操 湘筠辞 温泉 龙岩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又字旁的字 羞结尾的成语 眇乎小哉 靑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颜丹鬓绿 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流落天涯 捐生殉国 铺衬 俭存奢失 邑字旁的字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求田问舍 儿字旁的字 细流 迁情 包含甑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