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4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47:58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作者: 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
戏鼓侵明发。
物色旧时同,
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
深拜楼西月。
人散市声收,
渐入愁时节。
元宵夜的繁灯光辉夺目,
鼓声轻快地响起,打破了明亮的夜空。
物是人非,往日的景象依然,
而情感却在中年时渐渐疏远。
镜中浅淡的眉妆,
在楼西的明月下频频拜拜。
人群散去,集市的喧嚣也随之而止,
渐渐地进入了愁苦的时节。
此诗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与欢愉,反映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元宵节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团圆与欢乐,但诗中却隐含了对人事变迁、情感疏远的深深惆怅。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甫,号雪堂,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其诗歌风格以豪放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对社会变迁及个人情感的深思之际。元宵节的欢庆与人事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通过描写元宵节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开头“繁灯夺霁华”便营造了一种热闹而明亮的氛围,正好与元宵节的庆祝活动相呼应。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欢乐的气氛逐渐被淡淡的忧愁所取代。“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两句,直白地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物质条件虽然依然,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已不同。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镜中的眉妆象征着青春的流逝,而在月下的拜月则暗示着对过往的缅怀与期盼。最后一句“渐入愁时节”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即将来临的孤独与忧伤的无奈。
整首诗在节日的欢愉与个人情感的失落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探讨了时间对人情冷暖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所描绘的节日是哪个?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春节
“浅画镜中眉”指的是?
a) 对过去的怀念
b) 青春的流逝
c) 生活的美好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刘克庄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的详细解析与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