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孙从之》

时间: 2025-04-26 03:31:18

诗句

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

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

闻道过家犹数月,尚期论荐出公朝。

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1:18

原文展示:

寄孙从之 赵蕃 〔宋代〕

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 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 闻道过家犹数月,尚期论荐出公朝。 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

白话文翻译:

想到孙从之佩戴着墨色的绶带,不知他是否能升至高位。 他或许是因为关心百姓的疾苦而受到重用,被派遣去颁布重要的诏令。 听说他回家还需要几个月,但我仍期待他在朝廷中得到推荐。 他经过我这里却没有停留吃饭,但我相信我们的相望并不遥远。

注释:

  • 墨绶腰:指佩戴墨色绶带的官员,象征官职。
  • 丹霄:指朝廷,比喻高位。
  • 疲瘵:指百姓的疾苦。
  • 循良:指遵循良好的治理原则。
  • 诏条:指皇帝的诏令。
  • 论荐:指在朝廷中得到推荐。
  • 公朝:指朝廷。
  • 政:通“正”,正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赵蕃写给友人孙从之的,表达了对友人仕途的关心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得知友人孙从之即将回家,但仍期待他在朝廷中得到推荐的情况下写的。诗中流露出对友人仕途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孙从之仕途的关心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表达了对友人能否升至高位的关切,而“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则体现了对友人关心百姓疾苦的赞赏。最后两句“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即使友人未能停留,诗人仍相信他们的相望并不遥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想到孙从之佩戴着墨色的绶带,不知他是否能升至高位。
  2. “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他或许是因为关心百姓的疾苦而受到重用,被派遣去颁布重要的诏令。
  3. “闻道过家犹数月,尚期论荐出公朝”:听说他回家还需要几个月,但我仍期待他在朝廷中得到推荐。
  4. “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他经过我这里却没有停留吃饭,但我相信我们的相望并不遥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墨绶腰”比喻官职,“丹霄”比喻高位。
  • 对仗:“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与“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仕途的关心和期待,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 墨绶腰:象征官职。
  • 丹霄:象征高位。
  • 疲瘵:象征百姓的疾苦。
  • 循良:象征良好的治理原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墨绶腰”象征什么? A. 官职 B. 财富 C. 学问 D. 品德 答案:A

  2. 诗中“丹霄”比喻什么? A. 朝廷 B. 山峰 C. 天空 D. 海洋 答案:A

  3. 诗中“疲瘵”指什么? A. 疾病 B. 贫困 C. 百姓的疾苦 D. 战争 答案:C

  4. 诗中“循良”指什么? A. 遵循良好的治理原则 B. 遵循传统 C. 遵循法律 D. 遵循道德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卫八处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王维《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诗词对比:

  • 杜甫《赠卫八处士》与赵蕃《寄孙从之》: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悲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有助于理解赵蕃的诗歌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处吟 昼梦 重游洛川 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 重九日登石阁三首 重九日登石阁三首 重九日登石阁三首 种谷吟 忠信吟 中秋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品命 素牍 羊字旁的字 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驰名当世 刀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暮鼓朝钟 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当子 瑶厢 拔犀擢象 出乎意料 山高路险 个人 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