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6:17
原文展示:
子畅 赵蕃 〔宋代〕
元祐于今几故家,要寻遗事渺难涯。 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 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无嗟。 神仙也说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白话文翻译:
从元祐时期到现在,还有多少古老的家族存在?想要寻找他们的遗事,却渺茫难寻边际。 虚有的名声令人感到羞愧,就像铁炉上冒出的烟;真正的美丽应当知道,就像丙穴中的美玉。 柱后的惠文留下了旧时的困境,伍符尺籍中的记载让你无需叹息。 即使是神仙也会说官府众多,那么还有什么比蜂房更像是赶集的地方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可能是在感叹世事变迁,古老家族的衰落,以及对真实与虚名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晚年,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古老家族的追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老家族的追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诗中“元祐于今几故家”一句,直接点出了对过往历史的回顾,而“要寻遗事渺难涯”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遥远和难以追溯。后两句通过对虚名和实美的对比,表达了对真实价值的重视。最后两句则以神仙和蜂房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官府的繁忙和世俗的喧嚣,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老家族的追忆,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虚名和实美的对比,强调了对真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元祐于今几故家”中的“元祐”是指什么? A. 宋代的一个地名 B. 宋哲宗的年号 C. 一个古老的家族 D. 一个传说中的宝地
诗中“虚名可愧铁炉冒”中的“铁炉冒”比喻什么? A. 真正的美丽 B. 虚有的名声 C. 历史的遥远 D. 官府的繁忙
诗中“实美当知丙穴嘉”中的“丙穴嘉”比喻什么? A. 虚有的名声 B. 真正的美丽 C. 历史的遥远 D. 官府的繁忙
诗中“神仙也说多官府”中的“神仙”比喻什么? A. 真正的美丽 B. 虚有的名声 C. 历史的遥远 D. 官府的繁忙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