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49
原文展示:
寄毛伯明李叔器及康叔临二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忆泛扁舟过洞庭,自嗟垂老见飘零。只今说著非无为,曾与荀陈聚德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回忆起曾经乘小船穿越洞庭湖的情景,感叹自己年老时看到的是飘零的景象。现在说起这些并非没有意义,曾经与荀陈等人聚集在一起,如同德星相聚。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赵蕃寄给毛伯明、李叔器及康叔临的,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赵蕃晚年,通过对过去与贤人相聚的回忆,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贤人相聚的回忆,展现了作者对现状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忆泛扁舟过洞庭”一句,以洞庭湖为背景,勾起了对过去旅行的美好回忆。“自嗟垂老见飘零”则表达了作者对年老时生活不安定的感慨。最后两句“只今说著非无为,曾与荀陈聚德星”,强调了过去与贤人相聚的意义,暗示了作者对那段时光的珍视和对现状的不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过去的回忆,折射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与贤人相聚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洞庭湖的回忆和对年老时生活不安定的感慨,折射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忆泛扁舟过洞庭”中的“洞庭”指的是什么? A. 山名 B. 湖名 C. 河名 D. 岛名 答案:B. 湖名
诗中“自嗟垂老见飘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状的无奈 D.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C. 对现状的无奈
诗中“曾与荀陈聚德星”中的“德星”比喻什么? A. 贤人 B. 星星 C. 美景 D. 美食 答案:A. 贤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