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庶先北谷》

时间: 2025-07-12 10:56:12

诗句

路自西溪入,园当北谷开。

月亭诗作客,雨馆睡为媒。

摘果衣沾露,寻泉屐渍苔。

闲居正无事,莫问我频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0:56:12

原文展示:

路自西溪入,园当北谷开。月亭诗作客,雨馆睡为媒。摘果衣沾露,寻泉屐渍苔。闲居正无事,莫问我频来。

白话文翻译:

从西溪的路进入,园子正对着北谷开放。在月亭中以诗会友,在雨馆中以睡眠为媒介。摘果时衣服沾满了露水,寻找泉水时鞋子沾满了青苔。闲居无事,不要问我为何频繁来访。

注释:

  • 路自西溪入:西溪,地名,指诗中人所行之路。
  • 园当北谷开:北谷,地名,指园子的位置。
  • 月亭诗作客:月亭,指赏月作诗的亭子。
  • 雨馆睡为媒:雨馆,指避雨的馆舍,此处指在雨中休息。
  • 摘果衣沾露:摘取果实,衣服被露水沾湿。
  • 寻泉屐渍苔:寻找泉水,鞋子被青苔沾染。
  • 闲居正无事:闲居,指诗人闲暇无事的状态。
  • 莫问我频来:不要问我为何频繁来访,意指诗人享受闲居生活,不需他人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文同闲居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月亭诗作客,雨馆睡为媒”一句,巧妙地将诗会与睡眠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诗意生活的追求。而“摘果衣沾露,寻泉屐渍苔”则进一步以具体的动作和细节,展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士大夫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路自西溪入”,点明了诗人进入的路径,为全诗设定了背景。
  • 次句“园当北谷开”,描述了园子的位置,与首句相呼应,形成了空间上的连贯。
  • 第三句“月亭诗作客”,以月亭为场景,引入了诗会的活动,增添了文化气息。
  • 第四句“雨馆睡为媒”,通过雨馆的休息,展现了诗人生活的闲适。
  • 第五句“摘果衣沾露”,以摘果的动作,描绘了诗人亲近自然的情景。
  • 第六句“寻泉屐渍苔”,通过寻泉的细节,进一步加深了诗人与自然的联系。
  • 末句“闲居正无事,莫问我频来”,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月亭诗作客,雨馆睡为媒”中的“月亭”与“雨馆”,“诗作客”与“睡为媒”形成工整的对仗。
  • 拟人:如“雨馆睡为媒”中的“睡为媒”,赋予雨馆以人的行为特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大夫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月亭:象征诗意生活。
  • 雨馆:象征闲适与休息。
  • 露水:象征清新与自然。
  • 青苔:象征静谧与古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亭诗作客”一句,诗人在这里做什么? A. 赏月 B. 作诗 C. 休息 D. 摘果
  2. “摘果衣沾露”中的“露”象征什么? A. 清新 B. 寒冷 C. 湿润 D. 古老
  3. 诗的最后一句“莫问我频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忙碌 B. 诗人孤独 C. 诗人满足 D. 诗人困惑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文同此诗与苏轼的《赤壁赋》都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对自然的热爱,但文同的诗更侧重于个人闲适生活的描绘,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现了历史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诗的风格和特点。
  • 《文同诗集》:收录了文同的诗作,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大风坐独轮车踰东平山自王古店进句龙抵旧县 弹棋歌 答裴处士 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 白沙亭逢吴叟歌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上东门会送李幼举南游徐方 使云阳寄府曹 答端 滁城对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批的词语有哪些 锦胸绣口 拔赵易汉 原形毕露 讥骂 刚褊自用 耂字旁的字 茹苦含辛 哭丧着脸 聿字旁的字 亡羊补牢 反犬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一面之说 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乌贪 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