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时间: 2025-07-27 21:46:06

诗句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46:06

原文展示: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
——韦应物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渡口旁搭起茅屋,躺在里面可以看到长淮河水流淌。
窗内的人已渐渐衰老,门前的树木也已进入秋天。
寒冷的山上孤雁飞过,暮雨中远方的舟艇归来。
每到黄昏总能遇到归来的客人,怎能忘记那快乐的游玩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结茅:搭建草屋。
  • 古渡:古老的渡口。
  • 长淮:指长江淮河一带,象征着流淌不息的水。
  • 将老:快要变老。
  • 寒山:寒冷的山,通常象征孤寂。
  • 独过雁:孤单的雁飞过,表现孤独感。
  • 暮雨:傍晚时分的雨。
  • 归客:归来的客人,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 忘归游:忘记了回家的旅程,表达游子的留恋。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涉及到的“古渡”、“寒山”、“归客”等意象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游历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性格清高,诗风清新自然。他的诗多描写自然山水,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擅长描绘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韦应物的游历生涯,表达了他在流寓生活中的孤独感及对归乡的怀念。诗写于淮河边,正值秋季,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是一首表现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便以“结茅临古渡”引入,描绘了一个安静而清幽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安宁向往。接着,诗中通过“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窗口外的秋色似乎在提醒着诗人生命的有限与逝去的青春。

紧接着,诗人通过“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描绘出一种孤独的意境,寒山上的孤雁飞过,仿佛在诉说着游子的孤寂。最后一句“日夕逢归客,那能忘归游”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归乡之情的向往和无奈。这种情感在唐代士人中十分普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深切的思乡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自然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归乡的渴望,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韦应物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让后人感受到那种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结茅临古渡:在古渡口旁搭建草屋,营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境。
  2. 卧见长淮流:躺在茅屋中可以看到长淮河流淌,表现出悠闲的生活状态。
  3. 窗里人将老:窗内的人已渐渐老去,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门前树已秋:门前的树木已进入秋季,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季节的更替。
  5. 寒山独过雁:寒冷的山上孤雁飞过,传达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6. 暮雨远来舟:傍晚的雨中远方的船只归来,增添了诗的动感,暗示归家的希望。
  7. 日夕逢归客:每到黄昏总能遇到归来的客人,表达对归途的期待。
  8. 那能忘归游:怎能忘记那快乐的游玩,流露出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寒山、孤雁、暮雨等意象象征着孤独与思乡之情。
  • 拟人:通过“将老”赋予人性,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安宁的向往与对归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唐代士人悠闲、孤独的生活状态和对故乡的无尽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古渡:象征着古老的记忆与历史的沉淀。
  2. 长淮:代表着流动不息的时间与生命的旅程。
  3. 寒山:象征着孤独、冷清的心境。
  4. 孤雁:表现游子的孤寂与思乡。
  5. 暮雨:增添了情感的深度与氛围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韦应物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古渡”指的是?

    • A. 古老的渡口
    • B. 古代的城市
    • C. 古代的战场
    • D. 古老的桥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乡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夜泊牛首寺》——李商隐

诗词对比

  1. 比较韦应物的《淮上遇洛阳李主簿》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感,但韦应物的诗更侧重于孤独与时间的流逝,而李白的诗则更强调对故乡的直接思念。
  2.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韦应物的诗相似,都是在秋冬时节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杜甫更突出家庭与亲情的温暖,而韦应物则在孤独中感受归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诗三百首》
  2. 《韦应物诗集》
  3. 《唐代诗人研究》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淮上遇洛阳李主簿》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望江南 醉桃源 柳梢青(离别) 醉桃源(雪) 醉桃源 浪淘沙(上元) 七娘子 燕归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砖甓 利令智昏 软骨鱼 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腴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出林乳虎 郁郁不得志 太阿倒持 黑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疋字旁的字 贪祸 覆蕉寻鹿 雠劫 文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