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1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7:57
夜来得微雪,晓起不胜寒。
酽酒犹嫌薄,重裘尚觉单。
勤王谁李愬,闭户尽袁安。
寄语西征客,应知行路难。
昨夜下了些微雪,清晨起床时感到十分寒冷。
即便是烈酒仍觉得稀薄,穿上厚重的皮衣也觉得单薄。
为国勤恳的英雄,谁能比得上李愬?
关起门来,尽是袁安那样的人。
我想告诉远行的客人,你应该知道行路的艰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善耆,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擅长书法和诗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冬季,反映出作者在严寒中的思考与感慨,可能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表达了对忠臣良将的怀念与对远行者的关心。
《咏雪》是一首描写冬季雪景与人情的诗作,整体上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深思的氛围。诗的开头,"夜来得微雪,晓起不胜寒",通过直白的自然描写,传达出清晨的寒冷与雪的轻盈,令人感受到冬天的冷意。接着,"酽酒犹嫌薄,重裘尚觉单",作者用酒与衣来比喻内心的孤寂与对温暖的渴望,显示出即使外物再厚重,内心的寒冷却难以驱散。
"勤王谁李愬,闭户尽袁安"一句,恰如其分地将忠臣与隐士对比,既表现了对李愬等英雄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袁安清白自守的惋惜,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现状与英雄豪杰的无奈。最后一句"寄语西征客,应知行路难",不仅是对西征者的叮嘱,更是对人生道路艰辛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奋斗者的关怀与敬意。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雪夜的寒冷与对远行者的叮嘱,深入探讨了忠诚与隐退的双重价值,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李愬”是哪个朝代的名将?
“重裘尚觉单”中的“重裘”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征客”主要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善耆的《咏雪》都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人世的思考,杜甫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善耆则通过冬雪与行路难的描写表达了忠诚与隐退的无奈。两者在情感上都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显悲壮,后者则透出思索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