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雪》

时间: 2025-05-07 16:17:57

诗句

夜来得微雪,晓起不胜寒。

酽酒犹嫌薄,重裘尚觉单。

勤王谁李愬,闭户尽袁安。

寄语西征客,应知行路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7:57

原文展示

夜来得微雪,晓起不胜寒。
酽酒犹嫌薄,重裘尚觉单。
勤王谁李愬,闭户尽袁安。
寄语西征客,应知行路难。

白话文翻译

昨夜下了些微雪,清晨起床时感到十分寒冷。
即便是烈酒仍觉得稀薄,穿上厚重的皮衣也觉得单薄。
为国勤恳的英雄,谁能比得上李愬?
关起门来,尽是袁安那样的人。
我想告诉远行的客人,你应该知道行路的艰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微雪:指轻微的雪。
  • 不胜寒:承受不住寒冷。
  • 酽酒:浓烈的酒。
  • 嫌薄:觉得不够浓厚。
  • 重裘:厚重的皮衣。
  • 觉单:感到单薄、寒冷。
  • 勤王:忠于国家。
  • 李愬:指东汉时期的名将,以忠义著称。
  • 袁安:东汉时期的清白之士,闭门自守,隐退于世。
  • 西征客:指远行的人,可能是指为国征战的人。
  • 行路难:形容旅途的艰辛。

典故解析

  • 李愬:东汉名将,以忠勇著称,曾为抗击外敌立下赫赫战功。
  • 袁安:东汉时期的清白士人,因反对当时的腐败而隐居,象征着清白与坚守。
  • 西征客:可能指代参与西部征战的士兵,反映出对远行者的关怀与警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善耆,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擅长书法和诗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冬季,反映出作者在严寒中的思考与感慨,可能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表达了对忠臣良将的怀念与对远行者的关心。

诗歌鉴赏

《咏雪》是一首描写冬季雪景与人情的诗作,整体上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又深思的氛围。诗的开头,"夜来得微雪,晓起不胜寒",通过直白的自然描写,传达出清晨的寒冷与雪的轻盈,令人感受到冬天的冷意。接着,"酽酒犹嫌薄,重裘尚觉单",作者用酒与衣来比喻内心的孤寂与对温暖的渴望,显示出即使外物再厚重,内心的寒冷却难以驱散。

"勤王谁李愬,闭户尽袁安"一句,恰如其分地将忠臣与隐士对比,既表现了对李愬等英雄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袁安清白自守的惋惜,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现状与英雄豪杰的无奈。最后一句"寄语西征客,应知行路难",不仅是对西征者的叮嘱,更是对人生道路艰辛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奋斗者的关怀与敬意。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来得微雪:昨夜下了些微雪,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 晓起不胜寒:清晨起床时,感受到刺骨的寒意,传达出冬天的严酷。
  • 酽酒犹嫌薄:即使是浓烈的酒,喝起来仍觉得薄弱,暗示内心的孤寂。
  • 重裘尚觉单:穿上厚重的皮衣,仍感到寒冷,象征着外在的保护无法抵御内心的空虚。
  • 勤王谁李愬:提及李愬,以英雄人物激励自我,表现出对忠诚的推崇。
  • 闭户尽袁安:袁安的形象则是隐士,象征着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纯洁的坚守。
  • 寄语西征客:对远行者的关心,呼唤他们要认清行路的艰难。
  • 应知行路难:强调人生的艰辛,提醒人们在追寻理想的路上要有心理准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与衣比作心灵的温暖与保护,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 对仗:诗中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李愬与袁安分别象征忠诚与隐退,表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雪夜的寒冷与对远行者的叮嘱,深入探讨了忠诚与隐退的双重价值,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寒冷,同时也象征着纯洁与宁静。
  • :代表温暖与人情,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象征保护与温暖,体现人对外界寒冷的抵御。
  • 西征客:象征着追求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愬”是哪个朝代的名将?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D. 明代
  2. “重裘尚觉单”中的“重裘”指什么?

    • A. 轻衣
    • B. 厚重的皮衣
    • C. 衣服
    • D. 披风
  3. 诗中提到的“西征客”主要指代什么?

    • A. 旅行者
    • B. 战争中的士兵
    • C. 商人
    • D. 隐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善耆的《咏雪》都反映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人世的思考,杜甫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善耆则通过冬雪与行路难的描写表达了忠诚与隐退的无奈。两者在情感上都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显悲壮,后者则透出思索与关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欣赏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南好 其四 江南好 其三 江南好 其二 江南好 其十 江南好 其九 江南好 其八 江南好 其七 江南好 其六 江南好 其五 江南好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釆字旁的字 义兄弟 洪量 肉杏 地下修文 舟字旁的字 此疆彼界 竭诚相待 龙字旁的字 予乐 鼻青眼乌 环境意识 闹中取静 包含壑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